一是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1.5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6.3%,存量規模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6月末,我國綠色債券存量規模達1.2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二是綠色保險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成立,ESG投資理念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同。三是綠色
金融標準體系建設按照“國內統一、國際接軌、清晰可執行”的原則穩步推進,一項國際標準、一項國家標準和五項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浙江、
江西、
廣東、
貴州、
甘肅、
新疆六省(區)九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蓬勃開展,在夯實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和保障政策、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工具和服務模式、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跨省區和國際合作、完善風險監測預警和防范處置機制等領域繼續發力,初步取得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為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提供了鮮活案例。
例如,浙江
湖州創新性踐行“兩山”理念,通過試用綠色金融標準、推動生態環境資源轉化、有效運用金融科技,實現央地協同聯動,既推動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又較好實現了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群眾就業增收。截至2020年上半年,各試驗區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000億元,占試驗區全部貸款余額的12.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兩個百分點。綠色債券余額近1200億元,同比增長83%,試驗區綠色項目庫入庫項目2200多個,綠色項目累計投資超過1.87萬億元。
同時,我國繼續借助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一帶一路”等多邊平臺以及中歐、中英、中法等雙邊平臺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積極向國際社會宣傳推介國內政策、制度、標準和最佳實踐。綠色金融成為我國深度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的重要領域,國內綠色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也不斷提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