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發展的高級階段將能實現跨空間自主調度。當前國際上有兩個典型案例:一個是德國Next Kraftwerke公司。該公司早在2009年就啟動了虛擬電廠商業模式,至2017年實現對4200多個分布式發電設備的管理,包括熱電聯產、生物質能發電、小水電以及風電、光伏,也包括一部分可控負荷,總規模達到280萬千瓦。一方面對風電、光伏等可控性差的發電資源安裝遠程控制裝置,通過虛擬電廠平臺聚合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獲取利潤分成;另一方面,對水電、生物質發電等調節性好的電源,通過平臺聚合參與調頻市場獲取附加收益,目前該公司占德國二次調頻市場10%的份額。據最近的信息,該公司至2019年底已經實現對跨5個國家7000多個分布式
能源和可調負荷的管理。
案例二是日本正在進行的一個虛擬電廠試驗項目,該項目由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資助,關西電力公司、富士電機等14家公司聯合實施,共同建立一個新的能量管理系統,通過
物聯網將散布在整個電網的終端用電設備整合起來,以調節可用容量,平衡電力供需,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該項目一旦實施成功,也是一個典型的跨空間自主調度型虛擬電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