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對
區塊鏈的看法不一,多數人對區塊鏈的認識不足,有待提高。一是大量民眾對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往往是一知半解,將真正的
區塊鏈技術與
比特幣混淆,認為國家禁止了
ico、關閉了加密
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就是否定了區塊鏈技術,短時期內難以深刻理解和接受。
二是國內的IT巨頭企業、
金融機構雖然紛紛布局區塊鏈,但投入資源有限且主要應用于非核心業務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三是部分地區政府對區塊鏈的認知仍存在偏見,對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問題、監管問題、合規問題仍沒有清楚的認識,經濟較發達地區對區塊鏈發展仍處于觀望態度,相關扶持政策和發展力度較為保守。
對區塊鏈技術的正確認識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一是區塊鏈不等于加密數字貨幣。加密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的一類應用場景,通過運用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點對點通訊、加密算法等底層技術實現。
二是應合理看待區塊鏈的發展進程,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區塊鏈與量子通信、基因編輯等并列,屬于“強化戰略性前沿技術超前布局”;2017年7月,Gartner發布的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區塊鏈的成熟時間是未來5-10年。
三是區塊鏈的標準及監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為加強區塊鏈行業規范管理力度,凈化產業生態環境,2018年10月,中國
區塊鏈生態聯盟發布《區塊鏈行業自律倡議書》,得到了各大企業和高校的一致認可。2018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下發《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旨在明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規范和促進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健康發展,規避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風險,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目前,各地區政府、團體、企業及群眾對區塊鏈的認知趨于理性,更加關注技術本身的應用和創新。從技術維度來看,區塊鏈是在互聯網技術應用層的創新,區塊鏈是互聯網技術的補充,區塊鏈并不是萬能的,任何期待區塊鏈立刻顛覆現有信息互聯網格局的愿景是不切實際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