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于
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市場重點關切的熱點問題,例如技術標準、性能和效率、可擴展性、安全性等,尚未有通用的評價標準和體系,亟需建立相應的第三方評價機制。
首先,我國區塊鏈標準體系起步較晚,尚處試探建設階段。我國在區塊鏈行業標準方面,初步形成以工信部為主導,相關附屬機構配合的標準制定模式。
2016年10月,工信部發布《中國
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中首次提出中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2018年3月,工信部發布《2018年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出推動組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意見;2018年9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主導的《基于區塊鏈數字版權管理安全要求》國標標準成功通過立項。
我國區塊鏈標準制定工作目前以團體標準為主,各團體組織正在積極部署區塊鏈標準研究工作,并初具成果,由于區塊鏈技術尚處于高速迭代中,相關標準也需要保持快速更新,因此區塊鏈國家標準的制定要結合現有區塊鏈技術發展形勢,不斷創新完善。
其次,區塊鏈測評認證指標仍需完善,測評工作亟待全面開展。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性能之間平衡仍然是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難點和行業焦點,亟需制定權威的區塊鏈測評指標。全面開展區塊鏈測評工作,探索合適的評估方法有助于行業客觀認識區塊鏈產品功能及性能,去偽存真,脫虛向實。
目前我國區塊鏈測評指標制定主要有各團體主導,缺乏權威機構認證,現階段區塊鏈產品測試工作盡在局部開展,測評工作仍待全面鋪開。
最后,評價機構和人才隊伍亟待建設。評價機構和相關人才的缺乏使得區塊鏈技術第三方評價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不利于提高區塊鏈技術應用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亟需獨立、客觀、專業的評價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從而保證客觀和公正對區塊鏈技術進行評價,促進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綜合來看,從行業層面甚至國家層面推動區塊鏈第三方評價機制的建設,有助于推動區塊鏈技術有序、健康和長效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