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一直在企業管電網的信息,管電網的調度,應該說我們現在落實中央數字中國的建設,確實面臨傳統IT時代到DT時代的變革。國有企業比較大,各項機構比較龐大,應該說跟互聯網最前沿來比,應該有時間差,但傳統行業也深刻的感覺到未來已來。
信息化就是把企業數據化、規模化,現在這個規模確實極為龐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的資源。利用數據技術,實現我們數據對業務的賦能,是我們國網公司今年的下一步改革。通過軟資產、軟實力來為國家做出新的貢獻。
電力行業,也是傳統行業,但我們看到
能源行業有很多變化。而且能源行業跟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的細胞密切相關。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都是能源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IT技術,第四次革命可能又回到能源,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交織在一塊使能源行業有了新的變化。
我有一個預測,到2050年我們國家的能源會發生重大變化。我們國家能源技術在全球是靠前的。比如分布式電源裝機的容量、規模、利用率都是全球頂尖的,這也是我們國家能源技術發展飛速的縮影。
預計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整個能源里會超過50%,非化石能源風電、光伏包括清潔的水電等等。第二步在終端直接拿燃料燃燒,寶貴的石油、天然氣會回歸到化工等高附加值產業。能源對工業這一輪的變化是靠數字技術,原來我們叫風一來光伏就發,云一來光伏就沒有,這個矛盾這么解決。
第二,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融合發展。2020年電力改革以后,國家電網負責全國88%的供電,我們現在擁有大量的平臺用戶數據。
第三,不同的行業處于數字變革的不同時期。我們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三型兩網”(三型: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兩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
物聯網),特別是提出能源互聯網概念以后,資本界、學術界、技術界都高度關注。
前兩天862號文顯示:國家電網和兄弟企業都是圍繞壓價運營,引起了非常高度的關注。這兩年國家為了提振實體經濟降電價,也是在壓價一般的工商,這個應該說對我們電網企業來講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數字技術,通過“三型兩網”建設打造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通過數字經濟來帶動經濟發展,同時也改善國網的資產效率。
泛在物聯網也有很多,核心是能源流、數據流在我們公司各項運營當中,包括物聯網技術、5G技術等等。打通物物相連、人物相連,使整個電網具有全面感知、應用背景靈活的智慧服務系統。在北邊地區,現在大家買店不需要跑營業廳,非常方便,這個是智慧通信帶來的。但是對更廣大的用戶來講,將來是能源服務的共同參與,無論是電力汽車,還是參與電市場交易。大家都能夠參與到國家能源生態環境中,這里面最重要是的是我們的數據流在整個的業務價值鏈當中,無論是內容用戶還是制造板塊當中,通過數據流能夠打造平臺型新經濟的理念。
說回大數據,下一步公司的發展,或者說能源行業的發展核心技術包括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是我們目前在做的重點。數據都是海量的,如智能電表,關掉自己擁有的智能電表,智能電表裝在每家每戶,我們現在采集頻度是15分鐘,相當于是我們經濟活動的脈搏,這是電力大數據有很多的自身特點,只要是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會有電,有電的地方就有數據產生。
第二,以前講克強指數,一是電力消耗,二是交通運輸。我這次到
上海之后有一個案例講數據分析,科技園里有一個IT企業,IT企業是朝九晚九,一個月以后他的數據曲線變成24小時,后來查找,他有機房。第二個,真實性高。我們這兒列了規模大、類型多,采集應用非常大。這塊我們在目前做的大數據應用中得到很多行業高度重視。我們也是希望通過我們工作在大家的支持下,能夠發揮數據鏈完整,數據鏈真實,同時和我們社會的一些公共基礎信息,地理的、氣象的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昨天我們也正式發布了叫數字國網的一個服務品牌,把我們數據通過服務化的方案,第一步還在我們公司里面,進而發現這個企業的平臺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