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在《
區塊鏈+時代:從區塊鏈1.0到3.0》書中,您提出區塊鏈+理論,請問應該如何理解區塊鏈+以及區塊鏈+的前景?
鄭磊:我自認為這個說法夠不上理論層次,這是一個概念,區塊鏈+與互聯網+、智能+的意思類似,就是用技術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服務,結合到具體的實體經濟應用場景中,為實體經濟賦能。
以我個人看法,
區塊鏈技術的理念帶有革命性,一旦充分實現,將改變現有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促進社會經濟跳躍性發展,前途不可限量,作為一種未來經濟形態,經濟學家還需要進一步跟蹤和研究。
邢萌:您倡導「
數字貨幣」或「加密數字貨幣」的稱謂不準確,應叫做「數字幣」或「加密數字幣」,背后邏輯是什么?
鄭磊:這是基于經濟學有關貨幣的理論,
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并不具備貨幣的基本功能和特征。這是中文翻譯過程中的誤譯,COIN本身的意思并不僅僅局限于硬幣,中文將其理解為貨幣,可能是因為這個誤會。
有關貨幣理論分析比特幣,在我的書里有詳細的分析和解釋,這里限于時間有限,就不具體展開講。
為了大家方便理解貨幣與幣的區別,我們以貴金屬貨幣和貴金屬紀念牌為例,解釋一下兩者的區別。
中國造幣總公司既生產有面值的紀念幣,也生產無面值的紀念牌,材質可以用黃金或白銀,甚至鉑金,但前者是貨幣,后者是紀念品。
紀念牌類似COIN,由于貴金屬本身有價值,所以這種幣有價值,但卻無法當做一般貨幣進入流通交易領域。
比特幣等加密數字幣可以具有勞動價值和使用價值,但是不具有貨幣一般等價物特征,不是貨幣,但算作數字化資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