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11月22日參加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博智宏觀
論壇的演講整理稿
今天我想從宏觀角度談談對
數字貨幣的一些思考和理解。首先回顧一下我們怎么理解貨幣。
對于貨幣三大功能的理解,經濟學文獻有兩派觀點,分別是商品貨幣論和國家貨幣論。商品貨幣論強調私人(商品)貨幣的重要性,國家貨幣論強調國家(信用)貨幣的重要性。兩派的差別是,前者認為貨幣最重要的功能是支付手段,通過市場競爭或者大家共同接受形成支付手段,在這個基礎之上可能演變為儲值工具,最后才是記賬單位。
國家貨幣論則認為貨幣最重要的功能是記賬單位,商品結算、債權債務清算都是依賴于記賬單位。在中國一塊錢人民幣永遠是一塊錢人民幣,在美國是一美元永遠是一美元,在此基礎上才是儲值工具和支付手段。按照國家貨幣學說,即使在原始社會,記賬單位也是部落首領規定的,所以貨幣從來都是公權力的結果,它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對貨幣的來源有很多爭議,我們不需太較真,就現代貨幣體系來講,這兩派實際上不是相互完全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