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潘致雄
原文來源:鏈聞

在 2019 年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即將開幕之際,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博士,接受了鏈聞等媒體的聯合采訪,暢談了他對本次大會最期待的亮點,回顧了在中國促成區塊鏈行業中外交流的歷程,更展望了未來值得關注的大趨勢,并分享了他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看法。
聽萬向區塊鏈肖風暢談中國區塊鏈五年發展、未來趨勢和央行數字貨幣 2019 上海區塊鏈國際周
此外,肖風博士提出一些他認為在未來必須關注的行業趨勢:
重要話題 1:金融基礎設施
肖風博士表示,區塊鏈行業有兩個重要話題值得關注,第一個就是金融基礎設施。萬向區塊鏈和 PlatON 的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曾經總結過金融基礎設施的三個部分,分別是:信息基礎設施、支付清算基礎設施和監管基礎設施。
? 金融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風險評估、風險定價和風險監控的核心都是信息處理,都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
? 金融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而資金融通以及相伴隨的風險轉移和分擔,是通過支付清算基礎設施來進行的。
? 金融風險無處不在并且有很強外溢影響,技術會進一步放大金融風險的復雜性和傳導的隱蔽性、急劇性。金融創新發展離不開堅實的監管基礎設施。
重要話題 2:分布式經濟生態
在 2017 年的時候,萬向區塊鏈發布了英文版「分布式商業白皮書」,可以稱之為分布式商業 1.0 版本。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已經隱隱可以看到分布式商業模式和經濟的崛起,我們叫它「分布式經濟生態」,即分布式商業 2.0 版本。
再次更新對區塊鏈技術特性的認知:跨境、跨組織機構、跨時空;分布式、去中心、自組織
肖風博士稱,從技術特性來說,區塊鏈的本質無非有兩條,「一是區塊鏈本身是在經濟全球化和經濟數字化之后出現的,就必然需要有新的金融基礎設施來服務這種完全數字化的經濟」。數字化經濟有幾個基本特點:跨境、跨組織機構、跨時空。所以不管是金融基礎設施也好,還是分布式經濟生態也好,如果做不到這幾點,那基本上都是在做邊際效益上的改善。「二是區塊鏈的應用一定是分布式、去中心和自組織的」。只有具備這兩條,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區塊鏈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