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塊鏈的算法角度來說,共識是有的。但肖風博士認為行業現階段沒有共識比有共識好。區塊鏈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在這個階段很難有統一的標準來判斷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這么多人在做事,總會有人做出有價值的東西來。現在是行業的發散階段,還不應該有共識。

以下是鏈聞采訪肖風博士的部分內容,在不影響原意基礎上有所編輯:
鏈聞:萬向區塊鏈峰會已經舉辦多屆,在這些年的經歷中,最讓你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肖風博士:萬向從 2015 年開始辦峰會,那時候中國的挖礦行業已經在全球很知名了,但區塊鏈技術和概念在國內普及的還不夠 , 國內不同圈層的人聯系并不多。那個時候如果沒有 Vitalik Buterin 幫我們去邀請那些國外嘉賓,他們不一定會來。現在行業中的這些大咖,在 2015 年就開始來萬向峰會了,不管是 Polkadot 的 Gavin Wood,還是 Cosmos 的創始人 Jae Kwon 等。可以說,Vitalik Buterin 為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做了很大的貢獻。
到了 2016 年,我們和第二屆以太坊開發者大會合辦了上海區塊鏈國際周,當時有近千個以太坊的開發者來到中國,包括很多現在比較出名的區塊鏈開發者。從這一屆開始,萬向區塊鏈峰會的特點逐漸展示出來了:我們盡量邀請世界范圍內優秀項目創始人和技術專家,讓中國的從業者有機會了解其它國家的從業者在做什么,達到了什么水平。
其實,今年當我們通知 Vitalik Buterin 峰會時間的時候,他已經答應了要去以色列參加其他活動,時間和萬向峰會完全沖突,我以為他可能來不了上海了。沒想到,后來他給我發信息,說可以在 18 號上午趕到上海,下午參加萬向峰會。國際周活動雖然是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負責籌備的,但他自始至終都參與其中,由此可見,他連續五年參加了我們的活動,對峰會也是有感情的。
很多嘉賓都是自愿、自費地參加萬向峰會。這些都讓我很感動。我們峰會的目的是把全球過去一年或一段時間內比較活躍的人物和項目都邀請過來,在兩三天的時間里,給國內的從業人員提供一個非常全面、集中、密集的平臺,從中了解全球區塊鏈發展情況,方便大家思考未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