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穩定幣型的私人
數字貨幣相比,數字穩定幣的最大優勢,在于解決了私人數字貨幣價格過度波動的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貨幣的某些功能。
比特幣、以太幣、
萊特幣等私人數字貨幣,既沒有國家信用的背書,也缺乏堅實的內在價值支撐,幣值波動很大,有時日內價格波動高達20%,因此這些私人數字貨幣無法作為價值尺度,難以成為大規模市場交易的媒介。
數字穩定幣,特別是以法幣做抵押的穩定幣,如果被納入政府監管,法幣抵押的可信度大幅提升,法幣的國家信用則可傳導至穩定幣,從而使穩定幣也間接擁有了國家信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聯合國國際電訊
聯盟(ITU)的一些研究報告已經認為,數字穩定幣就是法定數字貨幣。
不過,由私人機構發行的數字穩定幣,在貨幣政策執行效力上無法與央行數字貨幣相提并論,且維持幣值穩定的能力也弱于后者,因此數字穩定幣只能是“準法定數字貨幣”,而央行數字貨幣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定數字貨幣。但是,這并不妨礙數字穩定幣在
金融體系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以法幣做抵押的數字穩定幣,由于其發行方式和抵押方式都是中心化的,即都是由發行穩定幣的私人企業自身操作的,穩定幣的信用無法得到充分保證,只有在政府將其納入監管之后,政府作為第三方才能給予穩定幣以國家信用。全球最早出現的穩定幣泰達幣,宣稱以1∶1的美元存款作為準備金,但是由于其始終沒有接受政府監管,有關泰達幣超發的懷疑一直存在。
2018年9月,紐約金融服務局同時批準了兩種基于
以太坊ERC20發行的數字美元穩定幣Gemini Dollar和Paxos Standard。發行這兩種穩定幣的企業需要按照1∶1的兌換價往托管銀行賬戶存入美元,同時還需要滿足紐約州的反洗錢等監管標準,并履行化解風險的流程。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接受政府監管的數字穩定幣。
IBM與美國金融科技公司Stronghold聯合開發的數字穩定幣預計在2019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上線,其抵押的美元將托管給美國一家信托公司Prime Trust,后者再將美元存入由美國聯邦金融監管機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提供保險的銀行。未來臉書發行的天秤幣預計也將接受美聯儲、FDIC以及各國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
事實上,穩定幣被納入政府監管對穩定幣自身的發展而言也是重大利好。在政府將穩定幣納入監管的同時,政府就給予了穩定幣以國家信用,穩定幣才真正成為“準法定數字貨幣”。
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相比,穩定幣的優勢在于其分散化的市場結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從技術研發、規則制定到金融監管,都是單中心模式,即由央行一家為主導來完成;而全球50多種穩定幣的研發,是由不同的市場機構來完成的,每一個市場機構是一個中心,但是在全球層面則形成了分散化的充分競爭。
很難想象一家中央銀行能夠在創新能力、運作效率等方面與幾十家市場機構展開競爭。對于政府而言,一個較好的選擇是,給予市場機構充分發展與競爭的空間,同時實施適度的監管,最終由市場機制篩選出優質的穩定幣,再對其進行更為規范嚴格的監管并開展合作。
國際清算銀行在《2018年度經濟報告》中指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有可能帶來金融脆弱性,且效益不太明顯。2018年9月,歐洲中央銀行(歐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向歐洲議會宣布,他們沒有計劃發行數字貨幣。與此同時,歐央行行政部門表示,在考慮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之前,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測試,并需要繼續發展分布式賬本技術。
日本央行也表示,近期不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可以預見,近期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較低,而是會以數字穩定幣作為觀察實驗的對象,即數字穩定幣在中短期內有可能對央行數字貨幣形成一定的替代。
從長期來看,由于央行數字貨幣在貨幣政策執行效力、幣值穩定能力、最后貸款人的角色承擔等方面都要超過由私人機構發行的數字穩定幣,各國央行在深入研究了分布式賬本技術并積累了對于穩定幣的監管經驗之后,還是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屆時,如果各國政府允許央行數字貨幣和數字穩定幣形成競爭-合作關系,或將有利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演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