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展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并不是說Libra或未來的貨幣會侵蝕,現在還沒有侵蝕,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使人民幣成為一種強勢貨幣。從本外幣一體化角度,使人民幣在未來國際化、全球化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服務,同時保持經濟穩定、防止經濟危機。
經濟
金融危機不可避免,提前開展前瞻性研究,有利于我們提早準備,當經濟危機發生時,軟肋少一些,問題少發生一些,這樣就能在經濟全球的競爭格局中取得優勢。
中國現在是世界貿易的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差距縮短最明顯的階段是美國次貸危機以后。次貸危機之前的2006年,中國經濟相對美國經濟不到20%,2017年,中國經濟按現行匯率的計算是美國經濟的67%。在十年的過程中,中美差距大幅度縮小。
一方面,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經濟政策制定得好。另一方面,也與兩國危機前的經濟環境和應對措施不一樣有關。中國的金融體系、金融機構在危機之前正好進行了一輪重大改革,機構更加健康、金融市場更加穩健,抵御金融危機也就相對順利。在危機發生的十年中,美國、歐洲出現負增長或低增長,而中國經濟復蘇比較快,2009年下半年復蘇以后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速,正是這個相對高的增速迅速縮小了差距。這取決于政策研究和政策儲備。
外匯研究中心的成立,在外匯管理的改革與發展方面做出前瞻性的研究,提出好的政策意見,面對各種新的沖擊和挑戰,做好事前的思想準備和政策準備,有利于使我們的系統更健康,相信外匯研究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再次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此稿為速記稿,未經本人審核,僅供參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