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的出現提出了一個想法,對傳統跨境業務、支付系統都產生了沖擊。Libra要盯住一籃子貨幣,這就跟eSDR、dSDR聯系在一起。未來有可能出現一個更加國際化的強勢貨幣,有可能與目前主要主權貨幣產生兌換關系,甚至成為全球主要流通貨幣。未來Libra成功與否還不知道,還有可能被更好的想法或更嚴格、更穩定、效率更高的電子貨幣取代。但我們相信,從最近幾年趨勢來看,有不少機構正試圖建立這樣一種更全球化的貨幣,屆時就會出現強幣侵蝕弱幣的問題。這對我們的人民幣和外匯管理都是一個挑戰。
同時,貨幣強弱還直接關系到資本流動的問題。目前的強勢貨幣是美元,說強幣侵蝕弱幣是美元侵蝕其他貨幣。未來零售購物、資產交易都可以直接用美元,也會導致資本流動。資本流動不僅取決于投資機會、利差,還會因為尋找安全感出現由弱貨國流向強幣國的情況,特別是有危機、有波動的時候。過去很多年,全球出現的美元化進程,就是美元對弱勢貨幣國的侵蝕。
從弱幣國來看,因為宏觀調控搞得不好,通貨膨脹太高,就容易出現美元化。最典型的就是津巴布韋,津巴布韋廢除了本幣,最后全部采用美元和其他貨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很多國家也存在著非常顯著的美元化現象。我們與中黑巴(中亞、黑海、巴爾干地區)交流,包括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等國,美元化是一個重要議題。把美元資產、美元存款、美元交易這幾個指標在本國占的比重綜合起來看,中東歐很多國家美元化比較厲害,特別是巴爾干和中亞。有些中亞國家看起來挺好,實際上美元化程度達到了40%-50%。資本外流和匯率不穩定歷來是弱幣國家頭疼的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