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Libra的出現可能會造成強勢貨幣對弱勢貨幣侵蝕的問題,周小川認為,強勢貨幣對弱勢貨幣的侵蝕一方面體現在資金用途,另一方面則導致資本流動,即弱勢貨幣流向強勢地區尋找安全港。如果強勢貨幣侵蝕其他貨幣就要及早作出研究和應對,過去很多年一直是全球美元化的進程,這就是強勢貨幣對弱勢貨幣的侵蝕,這種情況在一些小國家更為突出,實際上轉軌型經濟體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美元化進程,美元資產、美元存款和美元結算交易綜合起來占國內經濟活動的比重較高,如中亞一些國家的美元化程度高達40%-50%。
因此,為了避免出現強勢貨幣對人民幣的侵蝕,周小川認為,對中國來說,也要提前做好研究準備,更好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使得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這樣才能讓中國在未來全球化的進程中處于有利地位。這也利于保持經濟穩定,防止出現經濟
金融危機。
周小川再次強調了政策研究儲備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國現在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貿易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機后的十年,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縮小差距最明顯的階段。
對于為何過去十年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的最明顯?周小川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客觀規律,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于我國對金融危機的應對措施和危機前所做的準備與國外不一樣。“金融危機前中國金融業剛好經歷過一輪重大改革,使得金融機構相對健康,應對危機就會相對順利;危機后中國及時出臺應對舉措使得經濟復蘇比較快,而這些都取決于充分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儲備,外匯管理改革和發展如果能做出前瞻性研究,提出好的政策意見,使得我們在面對新的各種危機和挑戰時有事前的思想準備和政策準備,相信中國會取得更大進步”。
以下為演講全文:
周小川:
各位早上好!
首先祝賀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成立!這是一件大好事,相信一定會對外匯領域重要問題的研究做出重要的、更大的貢獻。我非常榮幸能參加“中國外匯管理改革與發展”研討會,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能夠籍此激發大家今后更加關注外匯問題研究。
剛才聽了三位的發言和致辭,我都非常贊同。今天是研討會,我借此機會選個題目跟大家說說我的想法,講一下Libra的出現會對外匯研究提出新的挑戰和新的議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國民經濟發展,外匯管理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歸納起來大致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早期,外匯短缺是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外匯資源是最重要的國民經濟資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陳云同志作為國家經濟的主要領導之一搞了22個大項目,其中有不少是化肥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項目,項目進行了一半,因為缺少外匯不得不暫停下來,這就看出改革開放早期外匯的制約作用。當時,外匯管理研究的重點是如何保持外匯平衡,或者說是國際收支平衡,特別是經常項目平衡。通過出口創匯增加外匯供給,合理分配外匯需求,更加有效地配置外匯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
第二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發展,需要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新提法,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現的。用外貿依存度看當時的中國經濟,進口加出口之和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中國最高的時候是70%。這一階段外匯管理的重點是研究如何使外匯使用更加便利化,外匯資源配置更加暢通,市場在外匯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充分發揮,以調動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要平衡便利化和防風險,也要注意防范金融危機。
第三個階段,全球化使中國經濟參與全球經濟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幅度提高。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重要倡議,這時期外匯研究強調要關注本外幣趨同現象,剛才陳元副主席提到人民幣加入SDR,標志著人民幣自由使用程度大幅度提高,未來也會出現本外幣上一體化程度的大幅提升。
在全球化的新階段,國際上出現了各種促進貨幣全球化的舉措,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是
加密貨幣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加密貨幣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過于急于求成,建立交易市場急于投機發財,把加密貨幣變成了投機品而非交易媒介。前不久出現的Libra則不同,在加密貨幣基礎上做了兩方面的改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