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btc的“提爾鋒”
可替換性是指某種物品的獨立單位本質上可以互換,黃金和法幣都具有可替換性,相同重量的黃金之間、相等面額的法幣之間都是等價的,不因黃金是否經手海盜或者鈔票是否曾在黑市流通(鈔票雖然具有編號,但很少會有人注意這些編號)而改變其價值。
BTC的“假名”策略導致其喪失了“可替換性”這一特性。交易記錄的公開透明、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是BTC作為數字通證深受贊譽的特點,區塊鏈上保存了從“創世塊”(Genesis block)至今所有的交易記錄。
但是這些特點如今成為了BTC的“提爾鋒”。持有者絕不希望陷入被相關部門凍結通證之類的麻煩,因此交易接收方通常會拒絕收入“被污染的”(例如曾有過非法交易歷史)的BTC,更傾向于持有干凈的BTC,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第一次從礦工手上流出的BTC。
注:提爾鋒:北歐神話中的魔劍,無堅不摧百發百中,但同時也詛咒所有者步向滅亡。
為加強數字通證交易的隱私性,ByteCoin,一種基于BTC發展而來的加密通證應運而生。
1.3 “匿名通證”應運而生
作為第一個基于CryptoNote協議的匿名通證,Bytecoin使用隱私地址技術(Stealth Address)和環簽名技術(Ring Signature)應對BTC在隱私保護方面的缺陷。自Bytecoin之后,各種匿名通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且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其中Monero、Dash等匿名通證的市值在所有數字通證中穩居前列(依據CoinMarketCap2019年6月24日市值排名,Monero居第十三,Dash居第十五)。
目前市場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匿名通證包括已經過幾年時間驗證的Monero、Dash、Zcash等,由匿名通證硬分叉而來的Zencash等,以及Grin、Beam、Dero等數字通證圈的新寵。這些匿名通證在信息技術、匿名技術、密碼學等方面各有突破,下文將對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匿名技術進行介紹。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