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監管機構參與推動的
區塊鏈項目在
金融領域開始落地。
對內地而言,此前2018年9月,央行
深圳市中心支行、央行
數字貨幣研究所聯合多家機構,在深圳試運行落地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
幾乎同時,
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技術平臺“貿易聯動”,為基于區塊鏈、由香港12家主要銀行共同開發的貿易融資平臺。
7月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白瑞明表示,已統籌建設了“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采用分布式底層處理方式,滿足銀行開展跨行貿易金融業務中信息流通、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交易執行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業務需求,目前已有工、農、中、建、交等12家大型商業銀行及部分中小銀行參與平臺建設,平臺擬于8月正式上線,10月召開新聞發布會。
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進展較快。一是,在區塊鏈監管方面,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為監管機構提供貿易金融監管系統,實現對平臺上各種金融活動的動態實時監測。
二是,自去年9月落地后,目前,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已實現多個應用場景上鏈,包括:
供應鏈應收賬款多級融資、跨境融資、國際貿易賬款監管、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等,微票通業務近期也將上鏈。
上述供應鏈場景中,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在一期試運行已經上線。7月4日,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正式上鏈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這兩個應用場景發展最快。目前,深圳全市28家銀行483家網點業務上鏈運行正常,對外付匯業務量已超300億元。
央行深圳中支相關人士表示,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已開展跨境融資、國際貿易賬款監管。其中,跨境融資是由境外銀行為境內供應鏈企業提供融資,國際應收賬款監管是對企業貿易項下收付進行監管,同時提供信息驗證等服務。由于境內外金融科技發展不均衡,業務量還不大。
央行深圳中支相關人士表示,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普遍存在“紙質信息在多個受理部門之間轉移慢”,“相同的單據,不同部門人工重復核驗”,“紙質材料的驗真難”,“防范重復融資,虛假融資難度大”,“業務數據分散孤立,統計、監管難度大”等諸多缺陷。
對于接下來的規劃,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將加快生態建設和全國推廣工作,并準備與香港貿易聯動平臺等境外同類平臺對接。未來,該平臺將連接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下屬的同類平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