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側來看,一個關鍵的領域就是支付領域。支付是對國民經濟具有支撐性作用的行業。如果設身處地地站在支付體系的角度看,支付體系真正需要的就是效率:首先要高效,第二成本要低,第三就是要安全性、可靠性,不能出問題,既包括個人隱私、也包括交易的可靠性。這方面如果出問題,對國民經濟和對整個社會的沖擊都可能很大
從供給側來看,新技術會不斷出現。有人發明了新技術,就會要推銷自己的新技術。他推銷的角度可能是從技術特性出發,說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可能對你有用。這與需求方的角度有時候就會不太一樣。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出現了
區塊鏈技術,后來發展為分布式賬本技術。這個技術有其特點,可能在某些
金融領域、金融市場、金融交易中會發揮作用,未來還可能有新的發展前景。
但同時也要看到,他們推銷的幾個特點,有一些關系到支付體系未來的選擇,也有一些不見得是需求方最為關切的內容。比如說去中心化,這是不是金融體系、支付體系最核心的關切問題,是可以考慮的、可以研究的。此外,對于技術發展,有一部分是臺階式發展,盡管臺階可能有高有低,差距可能很大;還有一種可能是飛躍式發展或顛覆性發展。因此需要作出判斷,哪些是屬于臺階式的發展,哪些是屬于顛覆性的發展。我們需要非常注意有可能根本改變傳統業務的模式。
由于供給側和需求側有時候看法不一樣,所以就涉及到協調問題,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扭曲,中間會產生一些風險。這個扭曲大家也看得到,我主要說三方面:
一個是把新產品、新技術當成投機賺錢的主要工具,特別很早就把它推到市場上進行買賣,而且認為通過市場交易可能在金錢上會大有收獲。這樣就可能產生扭曲,甚至會產生一些損壞。
第二,存在一種傾向是,一些技術應用沒有把它潛在的金融服務能力發揮出來,而是把眼睛瞄向如何多圈點錢,特別看中了消費者口袋里的錢,看中了存款賬戶的錢,過度考慮是否能夠模仿銀行一樣吸收公眾儲蓄。大概六年前我們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后來發現 200 多張第三方支付牌照中有一部分牌照領取者實際上對于支付科技,對于支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是太感興趣,真正感興趣的是能收預付款。這樣的扭曲有時候會出問題。最近 P2P 搞資金池也出了不少類似的問題,這也是一種扭曲。
第三,就是 IT 行業、互聯網行業會出現「贏者通吃」的現象。財新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贏者通吃」跟我們原本的目標有所不同,因為我們是希望競爭性發展,實現尋優,使得最好的技術能夠凸顯出來,大家最終加以使用。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