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除具備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和支付手段等常規的貨幣功能外,還能夠進行信用創造。此外,對Facebook來說,Libra將作為其龐大生態的經濟激勵載體,有利于增加生態的粘性和進一步擴張能力。
2.1 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于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在這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價值量的大小無法用勞動時間來直接表現,而只能通過作為價值代表的貨幣來間接表現。可見,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上是充當商品價值的外在價值尺度。在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共建的生態體系中,Libra通過界定該生態系統所包含商品、服務的價格從而行使價值尺度的職能。例如,作者創作付費文章,即可使用Libra進行定價。
2.2 交易媒介
貨幣在商品交易中充當媒介媒介。貨幣作為交易媒介,使直接的物物交換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間接交換,這種間接交換被稱為商品流通。貨幣履行交易媒介職能時,具有幾個特點:必須是現實的貨幣,而不能是觀念的貨幣,即要實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交換中,可以用貨幣符號來代替,紙幣、信用貨幣因此而產生。Libra穩定通證,錨定多種“低波動性”資產以確保其價值保持穩定,從而便于作為交易媒介被Facebook及其他合作伙伴所采用。
2.3 價值儲藏
價值儲藏是指貨幣可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來。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余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從Libra的生成機制可知,當用戶存入一定量的法幣時,會生成對應數量的Libra進入市場流通或儲藏,反之則是用戶使用Libra兌換法幣,相應數量的Libra也被銷毀。也就是說,市場上Libra的流通量可以通過法幣的存儲/兌換來調節。
2.4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后來,它又被用來支付租金、利息、工資或繳納賦稅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也逐漸擴展至商品流通之外。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目前至少擁有23億活躍用戶,為Libra的落地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海量用戶和廣泛的應用場景為使用穩定通證進行支付活動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最直接的例子即Facebook用戶之間的互相轉賬。
2.5 創造信用
Libra成為信用的創造者。在傳統金融中,貨幣發行機構、商業銀行與企業/居民,通過“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共同構建了信用。在Libra的運行機制中,用戶通過存入法幣,促使Libra發行適量的穩定通證,其他用戶則可以使用現有的Libra兌換一定量的法幣資產,其中一部分可能會繼續回流至Libra系統中,至此完成信用創造的簡單過程。
2.6 嵌入Facebook生態
通證等具有兩大顯著的特征:
第一大特征是“貨幣植入”。基于區塊鏈的項目普遍在嘗試創造一個點對點的金融結構,試圖將社會重新組織為一系列人與人相交互的去中心化網絡,而大多數這樣的項目均引入了通證。
第二大特征是用戶規模的外部性。當平臺的用戶規模變大時,找到一個交易對手于每個人而言都將變得更為容易,長期合約更有希望達成,產品與服務也能更快售出。因而,當更多的人使用通證時,使用通證本身的效用也會得到提升。與互聯網經濟中馬太效應、流量為王等理念相契合,用戶規模的外部性在通證中也至關重要。
Facebook生態中引入Libra之后,同樣能夠享受通證所帶來的種種好處。首先,Libra有助于降低全球交易中貨幣不統一帶來的額外成本;其次,這一記賬單位的引入緩和了記賬單位不同帶來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再次,Libra可以作為一種激勵手段來促進Facebook生態的穩定性、功能性;最后,對Facebook來說,Libra將作為其龐大生態的經濟激勵載體,有利于增加生態的粘性和進一步擴張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