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碳足跡是指在其生命周期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這包括從原材料獲取、制造、運輸、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過程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對于企業來說,了解并降低產品的碳足跡可以提高產品的可持續性,降低環境風險
按照全國碳市場建設統一部署,我區先期在電力行業開展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分步有序推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進一步提高政策精準度和傳導執行實效,不斷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
基準線和額外性是CCER最重要也是最晦澀的兩個概念,如果不能準確理解這兩個概念,那么CCER項目的開發便無從談起,更不用提CCER方法學的開發。在CCER開發過程中,我們時常會聽到基準線和額外性這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是CCER項目開發最
據外媒報道,歐盟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量化光伏組件的碳足跡,該方法將應用于歐盟生態設計指令等監管環境中。他們在最近發表的一份名為《通過歐盟生態設計指令評估光伏組件的碳足跡》報告中分享了他們的發現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碳分會會長、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回顧了我國城市交通由高碳至低碳的發展歷程并表示城市交通零碳轉型任重道遠,因此,為加速實現零碳交通美好愿景,應盡快建立涵蓋城市結構、出行結構、能源結構、金融與科技賦能的“3+2”零碳交通發展體系。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介紹,碳市場作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性政策工具。我國將建立交易主體多元、交易產品多樣、交易價格合理、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有力有效的全球樣板碳市場。
5月10日,首屆中國出行碳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上,我國首個促進城市交通零碳轉型的社會組織—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碳分會的主要成員集體亮相。并由出行、物流、金融、汽車、能源、科研機構等領域代表共同發布了全國首個《零碳交通共識宣言》。
工業生產領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來自原料生產過程,如作為水泥生產原料的石灰石和合成氨過程中使用的天然氣;二是來自工業生產中高溫加熱的燃料燃燒,如生產工業蒸汽所用的煤炭或天然氣;三是來自用于生產中間產品、低溫供熱等化石燃料
園區的碳排放結構主要集中在能源電力領域、工業生產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工業生產領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來自原料生產過程,如作為水泥生產原料的石灰石和合成氨過程中使用的天然氣;二是來自工業生產中高溫加熱的燃料燃燒
在園區的運行階段,數字技術能夠幫助園區運營者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通過搭建數字化智能化能源管理平臺、碳排放管理平臺等,以監測設施為基礎,以集成管理平臺為核心,利用數據流將園區各方面的能耗、碳排放、產品產出數據進行匯總
為全面落實全國碳市場政策,扎實完成第二個履約周期各項工作任務,4月26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落實全國碳市場政策2023年重點任務部署會暨碳核查啟動會,安排布置2023年全國碳市場重點工作任務,啟動2022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