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盟4月底最新通過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其針對的產品目前僅涵蓋鋼鐵、水泥、化肥、鋁、電力和氫。碳關稅實施方案都是針對初級的原材料,對于高度集成的深加工產品,像風機的出口,無論到歐盟還是到其他國家
風機度電碳足跡實際上就是風機全生命周期的度電碳排放,其概念來源于LCA核算標準ISO14040和產品碳足跡標準ISO14067。g CO2/kWh(風機度電碳足跡)是國際上風機產品碳足跡通用的單位,有利于比較不同型號風機的碳足跡,也是風機客戶最關注的指標之一
能夠產生CCER的項目主要包括風電、光伏、水電、生物質發電等,但前提是必須具有“額外性”(項目所帶來的減排量相對于基準線是額外產生的),且有適用的“ 方法學 ”(經國家發改委備案認可的用以確定項目基準線、論證額外性、計算減排量、制定監測計劃等的指南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約3400萬噸中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被用于配額清繳履約抵消。這些用于抵消的CCER不但為重點排放單位減輕了配額清繳履約的經濟負擔,也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帶來直接經濟激勵約20億元。”近日,在“‘雙碳’目標下的自愿減排市場展望”圓桌論壇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說。
“高質量減排量是減排項目業主的內在需求,其產生的市場收益可以更好地支持低碳轉型和技術革新。同時,高質量減排量是買家的實際要求,它可以幫助達成真實、高質量的碳中和。此外,高質量減排量是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切實期待
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全球氣候總監趙小鷺表示,高質量自愿減排量與金融創新的結合可以更高效地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行業轉型和技術革新,促進最終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綠色交易所碳交易中心副經理高原表示,自愿減排產品具有履約抵銷、自愿注銷及投資等不同使用場景,而金融創新則可以在盤活碳資產、提高市場流動性、強化價格發現功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自愿減排市場可能會存在比較明顯的雙重計算問題,不同層級都設有減排目標,而針對不同層級的核算規則非常復雜且缺乏協調。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習近平主席著眼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的大國擔當
碳定價不僅是自愿碳市場的關鍵,也是整體碳減排之路的重要元素,它不僅可以反應溫室氣體排放的客觀性,提供經濟信號,并且可以作為排放活動變動指標以及降低排放量的指標。碳定價有多種形式,其定義的范疇也會因應不用碳排放機制而有所不同。
全球回收標準(GRS)是一個綜合性的、國際性的自愿性產品標準,為回收目錄、監管鏈、社會責任和環境實踐以及化學限用物質建立了第三方認證標準。GRS的主要目標是鼓勵將回收材料整合到產品中,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在其制造過程中的不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或組織都在投注努力,致力于減少碳排放以及將存儲于大氣中的碳清除出去,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機制已經變成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資源。與金融市場類似,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于碳市場進行買賣,而用來進行買賣的貨幣或單位被稱為碳信用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