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企業在線碳核算平臺,創建企業碳賬戶,為企業用戶提供碳排放在線監測與核查、多維度碳分析與評估、綜合性碳資產管理與咨詢等服務,提高碳核查數據質量和效率,促進企業在綠色生產數字化轉型中提升競爭力。
建立具備碳普惠減排量核算、備案、簽發、登記、核銷等功能的平臺,與智慧城市應用及有關政務平臺對接,在確保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實現用戶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數據的動態采集與分析。
甲烷泄露也是制約天然氣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甲烷泄漏問題,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北京時間6月14日,歐洲全體議會以587票贊成、9票反對、20票棄權投票通過《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按照立法流程,這一法規正在歐洲公告上發布,并將在20天后生效。法規要求電動汽車電池與可充電工業電池計算產品生產周期的碳足跡
據易碳家了解到,歐盟CBAM計算方法是:(出口產品碳排放量-歐盟免費碳配額)×出口產品數量×歐盟碳價-出口國碳市場支付費用。
歐盟CBAM采用“絕對碳含量”標準,對進口產品的全部“內嵌排放”征收邊境碳稅,即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直接和間接排放總和。同時,歐盟要求完全鏡像參照歐盟碳價,進口產品的單位碳排放成本必須與境內產品成本持平,征收低碳價國家的生產者
全國碳市場自開市以來,每個交易日均有成交,其中一個特點是交易量隨履約周期變化明顯。履約期前交易量顯著提升,但在履約期結束后,市場總體交易意愿下降,成交量明顯回落。因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保證和提升碳市場流動性,是當前市場發展關鍵的問題之一
碳普惠是一項創新的自愿減排機制。這套機制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碳金融”的方式,具體量化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并賦予一定的價值,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實現了個人碳減排“可記錄、可衡量、有收益、被認同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積極穩妥深化資源和環境價格機制改革,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和
近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新規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漂綠”行為的打擊力度。批準的內容規定公司如果沒有詳細的證據,將禁止使用“環境友好”“天然”“可生物降解”“碳中和”或“零碳”等環境聲明。禁止企業發布誤導性廣告和籠統的碳中和聲明
6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預備制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成為明確的立法項目擬制定、修訂的16個行政法規之一,該條例將由生態環境部負責起草。
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用好“胡蘿卜加大棒”,“高碳價或碳稅即‘大棒’,適中的碳價是‘小棒’或‘中棒’,人民銀行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制中的‘胡蘿卜’。”易綱介紹,近年來,人民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2021年,人民銀行推出兩類碳減排支持工具,一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項目,另一類支持煤炭的清潔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