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重點領域范圍。結合工業重點領域產品能耗、規模體量、技術現狀和改造潛力等,進一步拓展能效約束領域。在此前明確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等25個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乙二醇、尿素、鈦白粉等11個領域
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構建“綠心、綠楔、綠環、綠廊”等結構性綠化體系,通過“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破硬增綠等形式拓展綠化空間,系統推進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建設,著力建設居民身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與德國能源署成立了中德“碳中和”聯合研究設計中心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動碳中和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卓越生產力,在建設碳中和示范項目、探索研究設計中心建設模式、構建產學研融合機制等方面加強合作,為中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6月27日,按照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關于開展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專項研究的工作部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京組織召開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
日前,山東省科技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制定印發了《山東省科技支撐碳達峰工作方案》。落實“雙碳”戰略,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根據《方案》,山東省將進一步加強新型能源科技創新支撐,重點突破氫能制取、儲運及利用、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新型
《浙江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建設藍皮書》記錄了浙江以政策和機制創新為驅動,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典型案例。“減污降碳浙里來”,總結提煉推廣浙江省減污降碳協同先進技術和優秀案例,打造集技術分享、案例展示、平臺服務于一體的企業產業服務社區
上市公司對于全球實現脫碳目標舉足輕重,MSCI近期調研發現,全球上市公司氣候承諾增加,信息披露水平提升,但是排放還在持續上漲,上市公司將溫度上升限制在1.5°C的全球排放預算份額將在3年多的時間耗盡。上市公司可以如何發力以實現氣候目標?
目前 CCER 需求遠大于市場存量,2023 年碳市場有望擴容,碳交易市場向更多行業開放已成趨勢,推動CCER 價格上行,為綠電企業帶來更多的環境價值收益。同時碳市場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倒逼電廠進行低碳化轉型的作用,引導綠電擴張發展。
7月全國和試點碳市場上,除全國CCER的買入價格和中間價以外,其余各項CCER價格指數普遍下跌。全國碳市場履約使用的CCER價格有95%的概率落在54.46-56.00元/噸區間內,區間有所收窄。各個地方市場中,北上CCER價格跌勢最烈,尤其是賣出價格。
2023年7月全國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5.56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57.92元/噸,中間價為56.74元/噸;買入價格指數為138.89,上升1.68%;賣出價格指數為130.68,上升0.34%;中間價格指數為134.57,上升0.98%。2023年12月全國碳排放配額
6月全國碳市場表現出如下明顯特征:一是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相對上月明顯上漲的走勢;二是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但上下半月差距較大。6月17日,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順利召開,碳市場擴容
水電類型的I-REC價格方面,預期2023年7月交易的,在2022年-2026年生產的水電I-REC劃轉價格預期分別為1.62元/MWh、1.99元/MWh、2.28元/MWh、2.90元/MWh、3.26元/MWh,劃轉價格指數分別為85.00、79.14、69.36、71.70、90.71。而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