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涉及多方的開放系統,早期的應用又與虛擬加密貨幣相關,由此使得區塊鏈系統所內含的和面對的風險得以暴露,同時各種安全措施也得以被及時使用和驗證。但區塊鏈在真實世界的大規模應用尚未展開,因此區塊鏈所內含以及面臨的風險暴露尚不完全,預防措
據互鏈脈搏7月4日消息,2019年上半年,區塊鏈公開市場融資總額為25.9億美元。其中5月份數據的大幅增長,是由于Bitfinex發布了10億美元的IEO項目LEO,用以作為被美政府凍結8.5億美元期間的周轉資金。而若排除5月份Bitfinex這一特殊項,2019年上半年加密貨幣的融資情況,
進入2019年以來,一年多的幣圈熊市突然被IEO模式掀起了一股熱潮。所謂IEO實質上同ICO近似,兩者都是發幣。不同的是,IEO是以交易所為核心發行虛擬代幣,直接上線交易所發行。
如果說區塊鏈與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其他的數字技術有什么不同之處的話,那么數字貨幣算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它所形成的這個新型金融市場,決定了就算在最落寞的時候,
日前,北京互金協會發布了直指IEO等非法公開融資行為的風險提示。對此《幣世界》采訪了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區塊鏈經濟學者朱幼平,他提出3條看法。1.首先大家要注意的是,境外走熱、熱議的IEO等,在我國是嚴格禁止的。IEO本質上仍屬于“非法集資行為及傳
針對今日互金行業發文提醒警惕IEO一事,財經評論員肖磊在接受《幣世界》采訪時表示,嚴格來說,IEO本身的屬性還是一種發行有價證券的行為,從監管的層面講,這個是需要嚴格的監管框架才能發行,所以如果在現有法律框架下,IEO確實是一種不在監管框架之下的法外行為,如
目前,對于國內絕大部分人而言,最熟悉的三種平臺幣非BNB、HT、OKB莫屬。其中,BNB(Binance Coin)是幣安發行的Token;HT(Huobi Token)昵稱“火腿”,是火幣發行的全球生態積分;OKB是由OK Blockchain基?會發?的全球通?積分。
近期,部分媒體、社交平臺、研究團體以“金融創新”為噱頭,發幣攬財為目的,交易炒作升值為利誘,利用“研究”、“論壇”之名,宣傳“ICO”、“IEO”、“STO ”、“穩定幣”、“積分幣”、“數字貨幣”等,以此進行培訓、項目推介、融資交易等不同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
IEO為何偏偏會在這個節點爆紅?原因或許是復雜的,但不可否認的是,ICO愈發困難是催促IEO成長的重要因素。自9.4后國內監管戒嚴,國外雖有相對寬松的環境,ICO本身存在的諸多缺陷也使其衰勢難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