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最廣為人知的應用非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莫屬。用戶可以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網絡中繞過中間商直接轉移價值。可編程智能合約的出現進一步拓展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讓所有人都能創建自己的同質化通證
目前,區塊鏈游戲仍存在模式單一、頁面簡單、玩法初級、缺少互動等問題,從加密貓(CryptoKitties)到加密國家(Crypto Countries),區塊鏈游戲還沒有擺脫將數字貨幣擬物化的設計思想,本質上仍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Cryptokitties 背后的團隊叫 Axiom Zen ,他們發布的虛擬貓游戲曾占據了以太坊 14% 的全網流量,成功引發了以太坊網絡堵塞。這篇文章是 Chris Burniske 采訪該團隊成員的翻譯節選,采訪話題圍繞區塊鏈和數字藝術品展開
國外媒體TechIn Asia撰文稱,游戲可能會是區塊鏈的一個“殺手級應用”。下一波區塊鏈參與者將來自游戲玩家。他們習慣于在線支付和處理數字生態的虛擬物品。他們也很熟悉虛擬貨幣,例如Steam等游戲商店往往有自己的數字錢包,儲存著用法幣購買的數字貨幣
讀到一只虛擬貓咪價值幾十萬人民幣的新聞時你震驚了沒有?是不是感到不明覺厲,認為里頭一定有什么很高深的東西。作為一個不玩幣的好奇寶寶,我研究了一下同為以太坊的其他應用,嘗試用常識角度去理解,看看這種神器的貓咪到底是個啥玩意
Game.com CEO徐樂今日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發表了自己對區塊鏈游戲的看法。他認為區塊鏈游戲的核心不是游戲設備遷移的變化,而是重新用區塊鏈世界里新的商業邏輯和思想重新設計游戲。他表示大家都被“以太坊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