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建立信心要用多久?真是不好說。所謂資產證券化和區塊鏈雜交的產物怎么看都像是權宜之計,怎么看都像是熊市中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對此,非常謹慎且不樂觀。建議大家可以關注,但是千萬不要帶著當初的那種加密貨幣的激情,或者那種野心沖進去
近日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臺,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
科創板的設立對于中國STO潛在項目甚至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分流作用可能是巨大的,也就是說,假設STO是一種良性化的代幣發行方式,那么科創板的誕生,對于整個區塊鏈行業不是利好,更有可能是利空。
IPO的優點是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募集資金,增強資金流通性,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員工認同感,能回報個人和風險投資,利于完善企業制度。但高昂的審計成本、復雜的價值確認、漫長的審核流程也受到投資者們的詬病,此外,IPO還存在很多制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8年11月5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強調,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決定,一是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
自從2017年美國SEC對史上最大的區塊鏈眾籌項目The DAO開展調查并認定其為證券之后,所有數字通證發行方的頭上就高懸著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發行通證進行募資(即STO)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最近區塊鏈領域的STO(證券通證發行)開始熱了起來,那么Security Tokens(證券通證)對傳統金融有什么影響?它會帶來哪些改變?不僅值得區塊鏈行業的人士關注,傳統金融行業的人士也需要深入了解,以應對這個世界的越來越快速的變化
前日(2018年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稱比特幣、以太幣等為加密資產,是一種民間金融資產,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今日,清華X-lab區塊鏈3.0研究院院長鐘宏在區塊鏈圓桌會議上提出,到底什么是決定著STO是否成功?我認為好賴是一方面,關鍵是治理能力。鏈上治理未來的方向一定是基于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而不是中心化的。我們今天看了ICO出了這么亂象,ICO本身沒有問題,是數字治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