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比特幣面世以來,短短幾年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獲得了飛速發展。據Coinmarketcap網站2018年10月份數據顯示,數字貨幣種類超過2000種,總市值超過2100億美金
螞蟻金服還首次將區塊鏈技術規模應用到天貓雙11。在天貓國際商城,包括鉆石、奶粉、保健品等,來自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5億件跨境商品
近日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臺,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
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第一部針對區塊鏈的監管法規,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區塊鏈新規”)本來是一枚探路石,
有1億個穩定幣USDT離開市場,從數字貨幣交易所Bitfinex轉入Tether Treasury錢包,該錢包的USDT的存儲規模增至約6.66億美元。Bitfinex的錢包中只剩約300萬個USDT
數字貨幣的出現,被認為是未來之星,但在市場上也充斥著“叢林法則”,人性的丑與美不斷對抗,不時出現糾紛和爭議。
在世界大舞臺上,法國既不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是實力最強的歐洲國家。但是反觀兩次技術革命,都少不了法國的身影。雖然不是最先吹起號角的國家,卻也不會是落后于時代的國家。
作為重要的監管手段,合理地稅收政策自然被早早地提上了日程。美國、日本、泰國、澳大利亞、韓國、南非……日光之下的加密貨幣,難逃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