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商報消息,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則預計,幣圈后續相關動作將轉移至地下或境外,進而加大挖礦、炒幣等行為的運作成本。不過,從各類政策對比特幣的“圍堵”來看,炒作虛擬幣既不符合主流風向,也會給自有資金帶來極大的風險。隨著央行數字人民幣項目的不斷推進,官方
據beincrypto 9月2日消息,根據比特幣基金會創始成員Charlie Shrem的說法,比特幣礦工每年在能源消耗上花費40億美元。有些人認為用于開采比特幣的資金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其他地方,其他人認為這個規模的挖礦成本對比特幣網絡來說是利多的。用于開采的能源成本不會簡單地丟
礦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比特幣的大跌對他們究竟有多大影響?帶著這些問題,鴕鳥區塊鏈《加密情報局》第四期邀請到了礦海會的創始人俞陽、哈魯資本戰略合伙人吳彥君,為我們聊一聊礦圈的生存之道
幣印礦池聯合創始人朱砝剛剛發表觀點稱:“新機器省電導致挖礦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導致價格下跌”,這是絕對的謬論。1、“幣價低于成本時礦工惜售”這種情況確實存在,然而礦工顯然不是主要市場供給來源,在全球日益增長的交易量面前,每日挖礦產出帶來的拋壓已經微不足
眼下是芯片巨頭清理庫存的階段,算力將在下半年保持穩定;不同于追漲殺跌的炒幣者,有穩定盈利能力的礦工正在面臨“抄底”的機會......比特幣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計劃于8月底向香港聯交所遞交初次上市申請表,并將于2018年底完成上市,估值將達到350億美元
中國的金融市場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導。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政府對數字貨幣的邏輯,順應政策去做一些事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直接決定今后用戶的基數,“如果你是“游擊隊”,不管是多牛的東西,用戶基數被壓制在一個狀態,很難有量級增長
建立一個比特幣礦場,需要很多的成本作保障,其中,礦場的建設、設備、維護和網絡建設都需要這些成本,還需要人力、電力等維修維護成本,通常情況下,比特幣挖礦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據央視去年7月份的調查,1個擁有5000臺礦機的中型礦場,一年的耗電量大約在
目前比特幣開采的電力約為2.55億瓦,未來將消耗7.67億瓦,而愛爾蘭的電力消耗是3.1 億瓦和奧地利消耗電力8.2 億瓦。2018年2月中旬,就有報道稱,冰島的加密貨幣開采所消耗的電力將會超過2018年全年全冰島的所有生活電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