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
比特幣的避險價值體現在其特殊的信用背書機制、良好的流動性及支付手段作用三個方面。
比特幣并非由政府發行,同時亦缺乏實體形態,因此區別于法定貨幣及實物黃金的信用背書體系。但比特幣的信用背書機制體現在其挖礦機制之中。比特幣采用了美國國家安全局設計的SHA256算法,屬于“散列函數”的一種,一旦通過該等算法生成了相應的區塊,通過逆向推算獲取相應數據是極其困難的,反向推算的成本將遠超相應的挖礦成本,這也就保證了每一個比特幣的唯一性。
另一方面,比特幣的日均交易量一直穩定維持在100億美金以上,甚至在今年5月突破了200億美金,這樣的交易量或許相較于傳統股票市場來說不值一提,但基于比特幣的持有群體僅有三千萬人的前提下,比特幣的流動性是非常良性的。
最后,相信比特幣支付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了,不僅僅是加密資產相關企業,今年5月,星巴克、Nordstrom(美國高檔連鎖百貨店)和Whole Foods(亞馬遜旗下連鎖超市)等傳統連鎖品牌亦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尤其在當今的貿易戰背景項下,法幣資產貶值的風險不斷飆升,一旦傳統
金融領域遭遇封鎖,某些法幣很難用于國際支付領域,這時避險資產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