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最近
比特幣暴跌,網上瘋傳礦機論斤賣的消息上熱搜,可能很少有人關注
區塊鏈領域里的一個群體——礦圈。
有別于鏈圈、
幣圈在炫酷的技術與迷醉的
金融之間游走,礦圈顯得低調而神秘,他們連接了鏈圈與幣圈,BCH硬分叉需要他們提供算力,
btc暴跌他們是最后的支撐,他們為區塊鏈行業做出貢獻、分擔責任,卻很少發聲。
礦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比特幣的大跌對他們究竟有多大影響?帶著這些問題,鴕鳥區塊鏈《加密情報局》第四期邀請到了礦海會的創始人俞陽、哈魯資本戰略合伙人吳彥君,為我們聊一聊礦圈的生存之道。
小礦場托管電價在0.4以上的,已經扛不住了
提及礦圈,吳彥君表示,整個pow行業,包括了礦機、礦場、礦池三個主要的產業。這個行業的成本結構,包括了礦機成本、電費成本、托管成本以及傭金成本等。
前一段時間(比特幣)跌破五千的時候,由于枯水期,有些客戶拿的電價成本比較高,導致大量礦機下架。
而俞陽了解到的情況也差不多,有很多小礦場托管電價在0.4以上的,已經扛不住了。
成都這邊現在托管電價平均在0.37到0.38。
礦場分布方面,
云南和成都水電多一些。火力發電集中在
新疆、內蒙、
甘肅、
寧夏、
青海等地。國網電,成本最高。
北方的礦場條件相對比較好,設施條件齊全。但是在西南這邊的條件相對艱苦,森山老林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