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算力難度和
比特幣價格是影響挖礦成本及收入的關鍵因素。關注這三個指標,并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判斷市場趨勢。
因素一:算力
算力(Hashrate),指每秒計算哈希值的次數,用于衡量礦工的計算能力。算力越高,挖到區塊的概率越大。
比較直觀的是,算力的常用單位,已從最初的每秒哈希值(H/s)變成 KH/s (千Hash/秒)、MH / s (百萬hash/秒)、GH/s(十億hash/秒)、TH/s (萬億hash)、PH/s (千萬億hash/s)、EH/s (百億億hash/s)。
目前,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已達 47 EH/s 。這意味著對采礦硬件的算力和電力支出要求較高。比特幣網絡算力一旦超過 500 EH/s ,將帶領硬件的處理能力邁入 zetahash 時代。
總的來說,挖礦方式和硬件設備的迭代推動了比特幣網絡算力增長和挖礦成本的攀升,算力增長和價格的上漲又倒逼前者不斷進化。回顧歷史,比特幣挖礦經歷了 CPU – GPU – FPGA – ASIC – 礦池的發展過程。
ASIC 礦機芯片是礦機的核心,也是整臺設備的關鍵。ASIC 礦機芯片的出現使 ASIC 礦機開始大面積應用,除了最初的蝴蝶實驗室之外,出現十幾家不同的公司提供定制的 ASIC 礦機,同時出現礦機托管模式。如今全球算力的增長可以說直接歸功于 ASIC 礦機的應用。
因素二:算力難度
比特幣挖礦算力難度(Difficulty),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挖礦難度越大,挖出區塊就越困難。比特幣系統通過調整區塊頭中的難度目標值(Target,由 bits 字段的值計算得出)來控制挖出區塊所需平均時間。
Target 是個長度為 256 比特的字符串,換句話說 Target 約有 2^256 種可能的取值。
調整 Difficulty 就是調整 Target 在整個輸出空間的占比, Difficulty 越高,Target 越小。舉例說明:挖礦就如射擊,所有射出去的子彈都會落在一個很大的靶子上。 Target 就是這個大靶子上圈出一個范圍,范圍越小,被射中的難度就越高。調節 Target,就是調節這個圈在整個靶子上的占比。
另外,難度目標上調和下調的范圍都有 4 倍的限制。舉例說明:假設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內的 2016 個區塊,由于算力暴漲,只用 7 天就全部挖出來了,通過難度目標調整,將難度目標縮小一倍,可以將平均出塊時間維持在 10 分鐘左右,但如果算力暴漲,前 2016 個區塊全部挖出只用了 1 天,那么難度目標最小只能調整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因素三:比特幣價格
很多人將比特幣比作數字黃金,除了它有限的供應量類似黃金外,其價格也同黃金一樣受供需關系的影響。
我們認為,算力大小和挖礦難度決定了比特幣的供應部分,而對比特幣的認知、受歡迎程度、各國政策等決定了比特幣的需求部分。
如果需求部分高且供應不滿足,則會導致比特幣價格飆升,由于比特幣數量有限,因此供應量有限,在大眾看好比特幣的前提下,價格會持續上漲。但具體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社區共識
信任因素在
加密貨幣環境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特幣社區開發者的共識是導致價格波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可以通過關注、研究比特幣
論壇來與社區的想法保持同步,這有助于了解價格走向。
(2)技術更新
技術創新也會影響比特幣的價格。比如隔離見證、閃電網絡方案的推行將提高比特幣系統的轉賬效率。
(3)各國政策的政策
因為比特幣不受任何政府的監管,因此反而成為了政府努力監管的對象。只要有關于
數字貨幣監管的官方聲明,比特幣價格就會波動。例如,日本自2017年4月起,加密貨幣被視為合法付款,有幾家商店開始接受比特幣,因此引發了比特幣價格上漲。
(4)“巨鯨”活動
有時價格波動的背后是因為有資金充足的持有者,又稱巨鯨。這些巨鯨規模大、數量小,他們的行動會影響比特幣價格的漲跌,但可以通過跟蹤他們的行動來做預防措施。
(5)安全事件
如黑客入侵交易所會打擊用戶對加密貨幣的信心,導致價格暴跌。
(6)輿論影響
大眾傳媒對加密行業的態度影響著潛在投資者和商家。比如有關比特幣的炒作有可能導致價格飆升,而負面新聞則會導致價格下降。
因素四:算力、算力難度、價格之間的反饋周期
因為比特幣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和市場經濟規律,算力、算力難度和價格之間存在一個反饋周期。
在基礎設施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比特幣價格越高,挖礦的吸引力越強,全網算力增多,礦工競爭愈加激烈,挖礦難度變高(系統會在下一個周期調整難度,具有一定滯后性),同時成本變高,挖礦變得不再有利可圖,小礦工退出或被兼并。
隨之全網算力下降,挖礦難度也跟著下降(再加上系統本身根據上個周期的難度進行調整的增益效果),此時已退出市場的礦工有拋售傾向,比特幣價格隨之 下降(這反而有利于留下的大礦工)。由于難度變小,挖礦利潤增多,挖礦的吸引力重新變大,新礦工加入,競爭回歸激烈,以此循環。
2018 年比特幣價格下跌,但是加入挖礦的算力增多,導致難度增多。
我們可以借助“算力難度/價格”這一指標,來比較“收入因素”和“成本因素”變動的幅度,進而判斷挖礦的盈利空間。
當 2018 年價格下降、算力和難度都增長時,“難度/價格”曲線呈上升趨勢,2018 年 12 月有部分算力在高成本的逼迫下撤出,全網算力下降,挖礦難度下降,比特幣價格也下降。反而使“難度/價格”曲線下降,挖礦利潤增長。
長期來看,“難度/價格“曲線整體走高。但短期來看,2017 年這條線整體下降,說明 2017 年價格增長速度超過算力難度的增長速度,迎來礦工繁榮。而 2018 年走勢掉頭向上,算力難度增長速度遠超比特幣價格增長速度,迎來礦工衰退。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8 年年初之前,這個系數總是低于 0.5。從 2018 年 9 月份開始,系數開始大于 1,直到 12 月到達頂峰,迎來礦業最糟糕的時刻,即礦難。從 2018 年 12 月到 2019 年年末,此系數下降,比特幣挖礦重新變得有有利可圖,礦工重新加入挖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