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上半年,區塊鏈復蘇開始。投融資總額高達165億元,投融資數量逐月回升,中美繼續領跑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加密貨幣漲幅普遍超過100%,比特幣價格時隔一年多再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摩根大通、Facebook等機構不斷入場,SEC發布監管指引,網信辦公布首批備案項目
近年來,隨著監管重拳出擊懲治ICO等非法集資亂象,區塊鏈項目被擠出大量泡沫,經過瘦身后的行業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不過,經歷急剎車后的區塊鏈行業“后遺癥”盡顯,突出表現為融資規模環比大幅下降。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今年上
2019 年上半年,整個行業經歷了一輪“熊 - 牛”轉換。先是 IEO、DeFi、Staking 等熱點概念一個接一個成為行業風口,再是擁有 27 億用戶的互聯網社交巨頭 Facebook 發布Libra 白皮書給整個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但是,規則制度的不合理并不是構成幣圈社群荒蕪的唯一理由,就好像很多券商的研報也是事先交錢,難道人家自此之后就不更了?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敏感的問題
據CrunchBase的數據,目前為止,投資于區塊鏈公司的資金總額已經超過了2017年全年,也超過了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一年半時間內的報告資金總額。
食品安全區塊鏈實驗室AKTE獲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融資,本輪投資由23seed思得投資領投、慶芮資本跟投。AKTE成立于2018年2月,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個去中心化的食品防偽溯源生態。通過物聯網智能終端的信息采集與區塊鏈的數據鏈路打通,做到將食品生產過程的信息直接傳遞給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