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監管重拳出擊懲治
ico等非法集資亂象,
區塊鏈項目被擠出大量泡沫,經過瘦身后的行業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不過,經歷急剎車后的區塊鏈行業“后遺癥”盡顯,突出表現為融資規模環比大幅下降。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行業融資事件達200余起,融資總額逾160億元,環比大幅縮水,融資額降幅超70%。
不過,整體而言,除個別月份外,今年區塊鏈融資呈現逐月上升趨勢,行業復蘇跡象明顯。就我國區塊鏈融資形勢來看,上半年國內區塊鏈融資金額達26億元,融資數量71起,其中,
北京市、
上海市和
廣東省融資事件最多。北京、上海和廣東一直是對
區塊鏈技術支持力度較大的地區。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區塊鏈融資環境受多重因素影響,產業基礎、人才基礎和互聯網發展程度也是重要因素。相關產業發達程度影響區塊鏈落地進程,人才基礎直接影響到
區塊鏈項目團隊質量。另外,相對完善的互聯網基礎配套設施也會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搭建良好的發展平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