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頒布數量情況來看,根據互鏈脈搏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政策中涉及區塊鏈的信息條數最多,達264條,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其次則是美國,達64條;韓國、日本占據第三梯隊,涉及區塊鏈的信息條數分別為36條、26條
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院《中國區塊鏈政策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今日發布。報告指出,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各國政府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積極發力。
報告指出,通過技術手段來改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基于區塊鏈的規制系統將有助于提高監管的有效性,用區塊鏈技術來監管區塊鏈市場是未來監管的新方向。
區塊鏈技術落地成果和場景范圍逐步擴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發展區塊鏈的陣營。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13個地方省市出臺27項相關政策,提出要促進區塊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而產業園是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之一。從1979第一個產業園——蛇口工業開發區,到后來耳熟能詳的的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高科等都孵化出眾多的優秀企業。
算力智庫發布《2018中國區塊鏈年度發展報告》分析報告,從區塊鏈政策、區塊鏈底層技術、“區塊鏈+”垂直產業應用、礦機、錢包五大方面對中國的區塊鏈行業作了詳細剖析。報告指出,雖然ICO監管持續升級,但區塊鏈技術產業應用政策捷報頻傳;共識、擴容、隱私三大核心技術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區塊鏈相關政策,或是在規劃中提到區塊鏈發展,或是給出了資金、人才等具體的扶持細節。總體而言,區塊鏈技術發展越來越引起各地重視。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辛國斌表示,目前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12%,載人航天、高速鐵路等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產品、模式等不斷涌現,一批技術進入國際市場第一方陣。
了解風險,也是提高收益的途徑之一“區塊鏈”三個字,無疑是近一年來最火的投資概念,隨著比特幣等區塊鏈資產價格的大幅飆升,普通投資者對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投資的興趣越來越大,突然間,似乎全世界都在談論區塊鏈、比特幣。區塊鏈就像一次對全人類經濟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