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一種分布式記賬技術,也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無法篡改的可溯源特性,就像人工智能能夠帶給人類巨大改變一樣,人們越來越相信這種技術將顛覆現有的技術格局。
據了解,2014年至 2018年Q1,國內共發生區塊鏈融資事件數 229 起,融資總金額27.78億。2017年,投資機構共投入 12.71億元,完成 100 次投資。 2018年僅過了一個季度就有 58起投資事件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的數據存儲機制,會有其歷史地位,但卻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金油。能源領域的區塊鏈項目目前來看并不具備太大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較可能的應用場景是以聯盟鏈的形式在國家電網和發電廠的交易過程中進行認證和確權
王岳華,德鼎創新基金(原德豐杰龍脈基金)合伙人,曾在中國、美國三次創業,精于芯片、半導體、通訊領域。2011年,在為第三次創業公司Olea Network尋求融資的時候,在硅谷遇到德豐杰龍脈基金的創始人趙光斗(Bobby Chao),在趙光斗邀請下,王岳華加入德豐杰龍脈
澳大利亞宣布投資6800萬美元的數字身份和區塊鏈項目,加入全球政府支持的區塊鏈勘探浪潮。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和財政部長發布的一份預算報告稱
據Coindesk報道,摩根大通負責人Christine Moy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區塊鏈項目并不是摩根大通DLT業務的重中之重,但這種種并不能動搖Quorum在區塊鏈技術中的重要地位。Moy認為,不考慮整體性和聯系性而只是關注碎片化的區塊鏈網絡恐不是企業所尋求的降低成本
經常在新聞和論壇里看到某某幣將要進行分叉,到底分叉是什么,怎么產生的,有何影響呢?為什么會產生分叉 隨著BTC價格直線飆升,比特幣的用戶量越來越大,交易轉賬愈加頻繁,開始出現比特幣網絡擁堵、交易費用上升等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比特幣區塊大小限制1MB
據了解,區塊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市場上迅速崛起。專利申請接連增長,傳統巨頭紛紛布局,區塊鏈創新項目此起彼伏,多國政府將區塊鏈相關行業納入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