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新聞和
論壇里看到某某幣將要進行分叉,到底分叉是什么,怎么產生的,有何影響呢?
為什么會產生分叉
隨著
btc價格直線飆升,
比特幣的用戶量越來越大,交易轉賬愈加頻繁,開始出現比特幣網絡擁堵、交易費用上升等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比特幣區塊大小限制1MB,比特幣一筆交易約為250B,甚至更多,區塊產生的間隔時間約10分鐘,下面我們計算一下:
1MB=1024*1024=1048576B
1048576÷250=4194.3筆
10*60=600秒
4194.3÷600=6.99筆/s
由計算可知,比特幣每秒處理交易筆數約為7筆,交易字節大一些連7筆/s都達不到。作為對比,支付寶雙11當天峰值約為12萬筆/s。
為了解決交易擁堵的問題,大家提出了升級擴容。在中心化系統中,升級十分簡單,直接在應用商店更新即可。但是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升級并不是那么簡單。
比特幣每次代碼升級都要獲得比特幣社區的一致認可,如果比特幣社區無法達成一致,
區塊鏈很可能形成分叉。簡單來講,分叉是指區塊鏈在升級時發生了意見分歧,從而導致區塊鏈分叉。根據分叉后的區塊鏈是否兼容舊區塊,將分叉分為硬分叉和軟分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