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消息,Ripple 執行主席兼聯合創始人克里斯 Larsen以及綠色和平組織等多個氣候活動團隊正在發起一項"改變代碼”活動,旨在向比特幣社區施壓,要求其改變其過度消耗電力的挖礦方式。該活動在下個月在主要出版物上購買廣告。 Larsen表示計劃投入500萬美元來資
上周,以太坊成功升級了倫敦硬分叉(London hard fork),由于該計劃在此前一直備受爭議,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為此松了口氣。他表示,該網絡將輕松過渡到權益證明機制(PoS),并削減大部分能源消耗
據福布斯消息,美國國稅局于2021年4月9日發布的備忘錄進一步澄清了加密貨幣硬分叉應該在什么時候征稅。該備忘錄具體討論了發生在2017年8月份的BTC和BCH硬分叉的問題。根據硬分叉,持有BTC的人獲得了等量的BCH。雖然硬分叉發生在2017年8月1日,但并不是每個BTC持有者當時
據幣世界監測,以太坊伊斯坦布爾升級已于8:29分左右已到達升級指定區塊高度,目前以太坊區塊高度已經到達9069121,已超過指定升級區塊高度,網絡出塊穩定,以太坊伊斯坦布爾升級完成。以太坊官方也已發文祝賀完成升級。 此外,在以太坊1.X的路線圖中,下一次升級代號為
鏈聞消息,根據 Wanscan 區塊瀏覽器數據,Wanchain 主網在 9 月 2 日上午 4046000 的區塊高度進行硬分叉,完成 PoW 至 PoS 共識的切換。Wanchain 此前發布公告稱,Wanchain 在 PoS 共識切換期間,在北京時間 9 月 2 日零點至北京時間 9 月 2 日 24 點(即北京時間 9 月
我們首先從字面上理解一下分叉,分叉在區塊鏈里面來說,顧名思義就是原來一根鏈,最后通過分叉分為了兩根,一分為二,可以這樣理解。在區塊鏈中分叉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可以理解為軟分叉,另外一種,可以理解為硬分叉。咱們今天主要說的話題
現階段,閃電網絡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率并不高,可統計到的節點在5000個左右,其中美國擁有1146個,占全球節點總數的 27.84%,通道容量有近 664 個比特幣,占全球容量的61.7%。而中國則更少得可憐,目前統計到的只有 38 個節點,占全球節點
ETH在今年三月份進行了一次分叉升級,BCH也將在五月份進行分叉升級,那么在區塊鏈數字貨幣當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分叉升級了,分叉升級會對數字貨幣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比特大陸和 Innosilicon 開發出了相比過往效率提高2到3倍的 ethash ASIC,但它們(不知為何)沒有在網站上做廣告或者進行銷售。 Linzhi 宣布其將于7月份推出效率提升至6到7倍的 ASIC,這也使得 ProgPoW 擁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Linzhi真的打造出了這么一款礦機,那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