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是區塊鏈行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性能升級與共識機制的轉變將廣泛地影響區塊鏈生態。隨著PoS時代到來,Staking將替代原有算力挖礦行業誕生新生體系,圍繞節點與持幣人兩個重要角色必將衍生出新的發展機會。
據 DAppTotal 05月06日數據顯示,過去一周,綜合對比ETH、EOS、TRON、IOST四大公鏈的DApp生態情況發現: 總用戶量(個): EOS(227,254) TRON(120,520) ETH(31,737) IOST(8,918);總交易次數(筆): EOS(21,935,617) TRON(10,710,470) IOST(4,560,228) ETH(369,584);總
首先,我們先定義一個同類鏈的概念,是指使用了和其它區塊鏈相同或兼容協議的區塊鏈系統。異形攻擊又稱地址池污染,是指誘使同類鏈的節點互相侵入和污染的一種攻擊手法
洗盡鉛華,回歸IT本質。在過去兩年,區塊鏈、去中心化概念盛行,而我們卻看到相關公鏈上的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數量增加而活躍度偏低,游戲、社交等熱門方向也未出現里程碑式的應用,市場一直要問,區塊鏈發展的根本動力在哪里?完
自農歷新年起,三大平臺幣走出一波上漲行情,且勢頭仍然強勁。“一夜之間,似乎平臺幣變成了一塊投資的價值洼地。”以老韭菜自詡的羅強一臉茫然。經核財經APP監測,因HT近期連續放量,價格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高;BNB在2月5日躋身全球加密
據了解,區塊鏈技術和產品發展到現在,已經被市場充分驗證的使用場景有兩個,第一就是做貨幣;第二是做權益證明,即I*O,眾籌這些。前一個是比特幣(BTC)證明了的市場機會
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公鏈野蠻生長的同時,聯盟鏈和私有鏈也瘋狂涌現。然而,鏈與鏈之間高度異構化,作為一個孤立的價值體系存在,鏈與鏈之間互聯操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跨鏈就是將同構或異構的區塊鏈系統連接起來,實現資產、數據互操作
但是縱觀這些項目可以發現,現在的大多公鏈都是基于垂直領域建立的功能相對單一的區塊鏈系統;同時,他們還有可能是使用不同的底層技術建立起來的,彼此之間無法實現價值和功能的互通;
以EOS為代表的公鏈,TPS突破千位量級后,出現了數據量的暴增,然而大量的數據來自于簡單的游戲,并未出現預想中的大面積實用應用落地。“這個事件引發了我對公鏈真正使用價值的思考。”可以做一個近似的假設:以往我們用中心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