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概念無疑為當前金融科技領域最廣泛探討的熱門話題,由于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各大機構也紛紛介入,積極推進落地應用。同時,基于該技術之上的數字貨幣,討論同樣熱烈。但是,數字貨幣所引發的巨大風險,也不斷引起學者們的關注。近日,如是金融研究院
“現在到了一個需要正本清源的時間點了。”楊東說,“至少應該成立一個區塊鏈學會。目前國內已經成立了好幾個區塊鏈專業委員會,我自己也剛當選為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區塊鏈專委會的常務委員。學者還是應該有一種使命感,真正為區塊鏈技術和行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未來區塊鏈具有重塑娛樂經濟的可能性。目前娛樂產業也存在很多不透明、傳統渠道話語權過大、中間人過多、IP內容維權困難等問題。也就是說,娛樂產業存在大量的中介現象,而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去中介化,通過區塊鏈實現去中心化的內容傳播、降低明星和粉絲之間
因為近期研究Pchain, 偶然翻得Pchain創始人曹鋒博士在幣乎群里的一次分享,有一個觀點非常深刻,關鍵內容在此記上:1,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價值互聯與信息互聯網的本質區別,任何人可以基于信息互聯網來做一些業務,但用戶必須需要相信一個中間機構才行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防范措施。這種加密貨幣緊隨大蕭條的腳步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后,很快便成為抵制傳統金融體系中不平等及貪污腐敗現象的生力軍,因此廣受追捧。
隨著時間的流逝,似乎比特幣熱已經蔓延到主流世界。 面對這股區塊鏈所帶來分布式互聯網的潮流,現有的信息互聯網時代大型互聯網公司很難應對。
區塊鏈應用的落地實際上是一個篩選的過程。目前大部分傳統行業都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而甄別出真實需求與偽需求是區塊鏈能夠真正商業化的必經之路。在目前的商業社會中,如何解決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與傳統中心化應用有機結合
據了解,2014年至 2018年Q1,國內共發生區塊鏈融資事件數 229 起,融資總金額27.78億。2017年,投資機構共投入 12.71億元,完成 100 次投資。 2018年僅過了一個季度就有 58起投資事件
區塊鏈技術距離要真正實現商業的自動交易的智能合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區塊鏈技術的美好前景,必須在這四個方面有實質性的進展, 才能逐步提升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和協同,創造真正的價值。
未來,數據將會像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根本性資源。而國際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人均互聯網流量消費將增長1000倍。
區塊鏈開始熱起來,風險投資該怎么投資區塊鏈創業公司,這是個問題? 此文從技術原理、選擇標準、關鍵判斷點、如何跟隨行業發展了一點看法,
區塊鏈的發展是人類從低維走向高維的一個轉移過程。就如同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從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一樣。區塊鏈技術是支持人類完成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關鍵一步。從物理世界遷移到數字世界,就是常說的從原子走向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