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區塊鏈經歷了史上最大起大落的一年后,又逢歲首謀耕,您是如何思考今年市場環境的?
周沙:在區塊鏈行業里,踏實做項目的正逐步推進落實,并且還在加速,更大的悲觀心理主要是在幣市炒作這一塊。業內把區塊鏈的2018年比作互聯網的2000年,當時任何一支股票加上“.com”就會瘋漲。據此,我認為區塊鏈行業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來錢太快,而賺錢太快對一個新興行業來說,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對比來看,區塊鏈行業之前有兩種盈利模式:第一個,以比特大陸為代表的礦機、礦場盈利模式。這個模式里,挖到虛擬代幣換取現金,剔除礦機、電費等成本后獲得收益,缺乏長期盈利的穩定性。第二個,出現在
以太坊的一鍵發幣功能,直接引爆了
ico。隨著ICO受到多國政府的打壓,再加上二級市場資金的不可持續,一夜暴富夢碎了一地。
其實,這兩種盈利模式都是建立在幣價上面,依賴于接盤資金的持續進入。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提出了一個口號,即“應用幣”的概念。目前,不管是以太坊、EOS,還是波場,它們的主要應用有兩大塊,一個叫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換幣需求,另一個是博彩。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一些新的應用模式,而不是依賴于幣價才能生存的模式,它的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實際上在傳統行業里已經有足夠的利潤支撐,而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只是通過它的多方協作、更好的客戶體驗與降本增效等增加助力。這樣的應用才能談得上是真正的
區塊鏈應用,而不是僅跟幣價相關的一些應用。據我判斷,突破以幣價引領的應用模式后,區塊鏈行業才能走上正道。
記者:有業內人士認為,若放在較長的時間軸來看,當前熊市很可能只是一個小的波幅。您認為是這樣嗎?
周沙:這要看怎么理解“熊市”這個概念。我認為,要基于
區塊鏈技術實現一種新的增長模式和盈利模式,而不是扛過這個階段后,又像之前那樣再去炒一輪,這是不對的。
2000年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出現了諸如Google、Facebook、Salesforce、Amazon等很多優秀的公司,但是,這與之前加一個“.com”就可以狂炒截然不同,那些已經死掉了。
另外,我觀察到,這次熊市里傳統機構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不像2000年,基本上傳統的基金都在泡沫里。據我跟華爾街一些基金的接觸來看,大家都在尋找好的方向和好的標的。在這種情況下,真正好的項目在之后的增長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或許我們還有望看到區塊鏈領域的巨頭公司出現。同時,這個熊市過后,出現的可能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個牛市,如同納斯達克2000年在6000多點崩潰后,也花了好多年才走回來,這里面蘊含著一種新的變化。
記者:有這樣一個觀點,
區塊鏈項目仍需一輪洗牌,亦需要“攪局者”打破現有格局。那么,您認為區塊鏈需要什么樣的“攪局者”?
周沙:說到“攪局者”,現在市場上有兩種聲音。第一種聲音認為,需要3-5年后區塊鏈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才可以實現;第二種聲音是包括我在內的少數人的聲音,我從井通公鏈和墨客公鏈的實踐中看到,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支持大規模商業應用了。我們的目標就是實現剛才講的第三種可持續的引領模式。因為我覺得,只有當一個區塊鏈平臺達到億級用戶的水準,你才勉強地進入類似拼多多、快手、抖音、騰訊、阿里等這樣一個億級俱樂部,你才可以說區塊鏈是社會的一種主流技術。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門檻,都是在吹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