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創造性破壞理論”,把創新比作生物遺傳中的突變。他認為,“產業突變的過程是不斷地從內部開始革命的,是不斷破壞舊的結構,從而創造新的結構的過程”。近日,井通科技創始人周沙在接受核財經APP專訪時表示,舊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欲做
區塊鏈行業的謀耕者,亦需要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
周沙作為躬耕于區塊鏈行業的“專家型”創業者,旅居美國多年,在國際形勢研判和行業發展思考上頗有建樹,著有《區塊鏈與產業創新》、《大國游戲》等多部作品。
他表示,區塊鏈行業發展至今,出現了兩種盈利模式,即以比特大陸為代表的礦機、礦場盈利模式和以
以太坊為代表的一鍵發幣功能直接引爆了
ico。但是,這兩種盈利模式都建立在幣價之上,當接盤資金難以為繼,便會全線告急。
據他判斷,突破以幣價引領的盈利模式后,區塊鏈行業才能走上正道。為此,周沙提出了一個口號,即“應用幣”的概念。他認為,區塊鏈行業必須要有一種不依賴于幣價的新商業模式。而這樣的應用是把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通過它的多方協作、更好的客戶體驗與降本增效等增加助力。
在周沙看來,要把區塊鏈作為一種主流技術帶入主流的經濟領域,提供主流服務。同時,與當下吹捧的DApp數量、TPS量級不同,未來的破局者必須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技術和億級用戶規模的水準。若不如此,皆是吹牛。
另外,在監管框架下的“放”與“管”中,周沙列舉了美國的管理尺度和方法的優勢。時下,區塊鏈在
金融領域的應用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從中國現在的整個金融系統考慮,應避免再次出現像P2P那樣的爆雷潮。在實際應用層面,可增加諸如區塊鏈
電商、跨境支付等增強經濟活力的應用,還應發揮好試點的突破帶動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