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的世界很安全,POW的世界也很危險。
在同一算法下,占據最大算力的POW幣種很安全,除此之外的其他幣種則處于危險的位置。因為“獵人們”隨時可以從最大算力幣種那里調度,或是租賃充足的算力,去襲擊那些小算力幣種。但在最大算力幣種那里,“獵人們”則無法租借到如此龐大的算力去顛覆系統。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Jimmy Song:要對比特幣發動51%攻擊非常困難
ETC只是一個龐大世界圖景下一個小小的縮影。
在三體世界里,由于猜疑鏈、技術爆炸、總資源有限前提的存在,當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后,他們的做法就是開槍消滅之。或者,他們會選擇將自己隱藏起來,躲到那層層黑幕之下,永不復出。
量子學派創始人羅金海認為,基于POW的
數字貨幣世界里同樣存在這樣一個黑暗森林。他在2018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會不會有算力為維護一個社區幣而去攻擊其它幣種?這是有可能的。如果本幣算力極度中心化,當新幣與本幣存在競爭,目標威脅本幣利益時,本幣的“超級算力”擁有足夠51%的壓倒性算力,它很可能就是那個開槍的獵人。
也難怪CoinPrices的聯合創始人Matt Odell猜測,對ETC發動51%攻擊的是ETH的利益相關者。在ETC遭到攻擊以后,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立即表示,這件事證明了ETH轉向POS是一件正確的事——攻擊對以太坊社區有利。
在ETC之前,同樣遭到過51%攻擊的是比特幣的分叉幣BTG。BTG遭受攻擊的背景更為復雜。有一個說法是,在BTG出現之前,作為
btc唯一的分叉幣,BCH試圖與由Core掌控的BTC(當時BCH的粉絲們稱之為BCE)爭奪誰是真正的比特幣。由于BCH的氣勢一度非常高漲,幣價猛拉,算力暴漲,因此令Core的支持者們感到不安。作為BTC的第二個分叉幣,BTG的出現挽救了Core在輿論上的被動局面,使BCH在名分上成為了眾多分叉幣之一,而不是一個可以和Core爭輝的比特幣爭奪者。
由此,BTG損害了BCH社區的利益。而BTG的創始人廖翔,其本人也是一個見誰就對誰罵比特大陸和吳忌寒的“噴子”。終于,在2018年5月,BTG被一名惡意礦工發動了51%攻擊。攻擊者同樣也是在算力租賃平臺Nicehash上租借算力,從而發動攻擊的。雖然吳忌寒本人否認了是比特大陸發動的攻擊,但廖翔一直堅稱這一點。背后真相究竟怎樣,誰也說不清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