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分成兩個技術路徑,是看成由跨學科、跨界跨很多技術條線融合發展的一個
區塊鏈技術,還是只是看成ICT里面的分布式數據庫,這個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只看成工具,沒有從商業模式上看,它太小看它了。
對于區塊鏈的應用也有兩種態度,一種吹捧成為一個萬能論包治百病,這顯然不是。區塊鏈作為互聯網之后的一個跨越式發展的網絡技術,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尤其講到去中心,在鏈上也許是能做到的,可是要跟現實世界,物理世界銜接的時候,不大可能用
區塊鏈技術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區塊鏈應用一定有階段性,我覺得就好像互聯網的應用一樣,你得先有互聯網原生的技術和原生于互聯網上的商業業態足夠成熟,我們才能說到“互聯網+”和傳統的商業模式發生關系。
王興有一個著名的演講,提到現在進入到了互聯網的下半場。最近騰訊業務架構的調整也在說產業互聯網。原生的互聯網不一定跟傳統線下的東西發生很多關系的原生商業,只有原生的技術足夠成熟,才有可能往線下往網下,往鏈下去輸送你的某些成功的東西,比如你的經驗,你的技術。如果純粹是在線上、鏈上、網上,你都沒有證明過你這是一個好的東西,你憑什么要讓傳統行業非要用它呢?
其實我們看到確實也是這樣的結果,從2008年,區塊鏈技術正式開始工程化的實現,區塊鏈技術在之前有各種各樣的討論,但是變成一個工程,變成一個軟件,那是2019年1月3日的事情。
工程實現到現在已經10年了,我們有一些線下的區塊鏈的應用,剛剛講到
供應鏈的東西,其實這些技術都是在過去10年時間在鏈上逐漸成熟起來的。不經過你這些檢驗就盲目的拿到線下來顯然是不合適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