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有三點原因:
一是區塊鏈具有足夠的跨學科基礎:密碼學及其背后的數學,大數據及其背后的數學,網絡通訊、計算機科學、編程語言等等,所有這些組成部分聯系在一起,支撐了今天的區塊鏈;
二是區塊鏈與數學有著直接的血緣關系,即“數”與“型”:區塊鏈與數學的血緣關系即使不是直接的,也有相當間接的聯系。區塊鏈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希函數和橢圓曲線的基本原理都來自數學的啟發。
三是區塊鏈展現了引入其更多數學工具的可能性:大家公認計算機科學和如下的科學工具有著直接的聯系,包括數理邏輯、線性代數、數理統計、概率分布、參數估計、群論、積分變化、微分方程拓撲等。
區塊鏈如果存在延伸出應用數學分支的可能性,它在范式上顯而易見是獨特的,它最大的獨特性在于:
1.區塊鏈是科學、技術、工程學和經濟學的集合
2.區塊鏈背后的應用數學是“群”的疊加
3.區塊鏈為純數學提供實驗平臺,能刺激數學
究竟是數學嵌入了區塊鏈,還是區塊鏈嵌入了數學?
現在討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到底是數學嵌入了區塊鏈,還是區塊鏈嵌入了數學?
其實我沒有結論,我只能說這兩個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從歷史過程來看,是區塊鏈嵌入了數學,因為所有支撐區塊鏈的數學工具,在區塊鏈誕生之前大概已經有20、30年或者是30、40年的歷史,是它們的結合催生了區塊鏈,所以說應該是區塊鏈嵌入到了數學之中。但是更深地來講,我們看到進一步地發展,數學會嵌入到區塊鏈里,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互動過程。
目前和區塊鏈關系最緊密的數學手段是數論,把質數相乘,使得解讀和分解它的難度增大,刺激了當代密碼學的發展,而這又支撐了區塊鏈的安全問題。但現下的研究表明,DAG數學基礎已經超出了數論,它的數學基礎很可能是圖論,即以空間、維度與變換作為研究對象,這可能會使區塊鏈產生此前沒有的構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