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后,定期召開的“梅西會議”(Macy Conference)吸引了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數學家、物理學家、社會學家、語義學家,進行跨學科的討論和合作,它奠定了二十世紀后半期至今幾乎所有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包括控制論、信息論、
人工智能、系統論和復雜科學的分析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2月17日-18日,
區塊鏈數學科學會議在
北京召開。本次會議旨在學習“梅西會議”(Macy Conference)的會議精神,為數學家、密碼學家、計算機學家、經濟學家等各領域專家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會議專注于探索拆解現有的區塊鏈數學的范式,尋找和
區塊鏈技術相關的數學領域,組合可以引入區塊鏈技術的數學工具,并且通過類比、分析、歸納等方式,提出“區塊鏈數學猜想”。
本次大會由數字資產研究院主辦,石榴財經,零壹財經支持,巴比特全程報道,歡迎持續關注。
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詳細剖析了區塊鏈與數學的關系,及形成“
區塊鏈應用數學”的可能性,以下為朱嘉明的演講內容精編,由巴比特整理,稿件已經朱嘉明確認。
無標題
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區塊鏈應用數學”研究?
我們正處于科學主導、科學集群和技術混合成長、‘技術奇點’不再是猜想的時代。
17世紀笛卡爾提出“虛數”這個名詞,人們認為這是真實不存在的數字。后來,人們發現虛數可對應平面上的縱軸,虛數存在于觀念世界,與對應平面上橫軸的實數同樣真實。
平行世界已經形成,應用數學的地位凸顯
平行世界已經形成,一個是物質世界、物理世界、實體經濟、實證科學主宰的具象世界,另外一個是觀念世界、非物理世界、虛擬經濟、純科學、社會科學、藝術主宰的抽象世界。
兩個平行世界并存著,它們之間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而是存在著各自的構造、基礎結構,應用數學將這兩個世界連接在一起。
我們可以看到,在物化生領域、工程領域、IT和互聯網革命,特別是在經濟學領域,都有應用數學的功能和作用。
數學孕育了區塊鏈,區塊鏈推動了數學
區塊鏈的根本功能在于:首先,它是非物質世界和非物理世界的“基礎結構”。其次,它是物質世界和非物質世界兩個世界的“橋梁”。
我們設想區塊鏈與數學關系的時候,其實是這樣一個邏輯,數學孕育了區塊鏈,區塊鏈推動了數學,數學有可能進一步改造區塊鏈。
在探討區塊鏈和應用數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希爾伯特“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的精神。
形成一門“應用數學”分支有哪些前提?
本次會議的重要目標是找到數學和區塊鏈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解構區塊鏈,給區塊鏈更強的數學支持。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建立一門應用數學的新分支,它有哪些前提?
我歸納了四點:
1.已經是完整的學科,例如物理學、生物學、經濟學
2.具備數學的基因
3.具有吸納數學的架構
4.存在應用場景的張力
基于這四種條件,理論上盡可能產生新的學科,通常有兩個途徑:一種是讓數學家進入新的應用領域。他們關注新的領域,探討和應用所熟知的數學方法和工具,比如圖靈、邱奇。另一種是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進入數學領域,為了解決所遇到的獨特問題,他們或引入已經發展得很完善的數學,或創造性地發展新的數學方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