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當公有
區塊鏈概念第一次走入國內,許多人仍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個虛擬游戲產品,就像當初的
比特幣一樣。盡管基于圖靈完備的
以太坊等已經出現,但這和大眾并沒有太多的交集。
反而一段時間后,另一種并不那么“去中心”的
聯盟鏈被一些先知先覺的
金融科技人士所關注。
2015年9月,美國金融科技公司R3CEV聯合包括巴克萊、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高盛、匯豐在內的42家全球知名銀行,組成一個區塊鏈聯盟——R3區塊鏈聯盟,研究和發現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中的應用。
這項區塊鏈技術,便是聯盟鏈。
相比大眾意義上的區塊鏈(即公有鏈),聯盟鏈是針對特定某個群體的成員和有限的第三方,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定,其他接入節點可以參與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其他第三方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API進行限定查詢。
簡單來說,聯盟鏈是參與者需得到許可,組織架構并非“去中心化”。
聯盟鏈的數據只限于聯盟里的機構及其用戶才有權限進行訪問。與公鏈相比,聯盟鏈不僅準入門檻低,而且由于節點少,不會面對“交易速度慢”的問題;另外,因為沒有涉及非法融資活動,更不用擔心政策監管的風險。
這種特性,似乎天然受金融行業的青睞。所以聯盟鏈使用的群體主要在金融行業,他們的主要群體是銀行、保險、證券、商業協會、集團企業及上下游企業。
2016年1月,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BRA)成立;當年4月,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成立;5月,中國平安加入區塊鏈頂級聯盟R3,成為其第一位中國成員;6月,微眾銀行、京東金融、華為等聯合成立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簡稱“金聯盟”)。
2015年-2016年,幾乎是國內聯盟鏈發展的一個狂歡時代。日后許多在國內頗有名氣的聯盟鏈企業,均在此時成立,如布比區塊鏈、云象區塊鏈、網錄科技、趣鏈科技等等。
對于區塊鏈的信仰者而言,“去中心化”是區塊鏈價值的體現和思想的核心,而聯盟鏈由于節點較少、中心化強和去掉了
token機制,被業界人士認為走不長遠。甚至有人稱,“聯盟鏈”是區塊鏈的閹割版,它閹割了區塊鏈的最大特點——大規模協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