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曾經賣電腦的人又回去賣電腦了。
但轉型對于像紀昌明這種經歷過礦機沉浮起落的人來說,有些困難。
“不知道要做什么,覺著其他行業能掙的不比礦機多多少。互聯網的紅利早已消失,傳統行業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等著吧。”紀昌明打算著。又補了一句,“能撐多久是多久,撐不了了再找事做,萬一那時行情又調轉勢頭呢”?
“去年賺了那么多錢,不能行業不好了就走了,還是要堅持一下嘛。”阿燦補充道。
像紀昌明、阿燦這樣的經銷商,可以歸結為在等行情。
一位匿名的業內人士向 Odaily星球日報分析稱,這反映了他們的賭性未改。
對于一個紅利漸消的行業,人們很容易灰心離開。但在這個深受幣價起伏影響的礦機市場,人們總還有一絲企盼。
但這位人士也認為,當前部分礦機的價格已然跌至低谷,但在未來行情回歸時,仍然有爆發的潛力。盡管,能否重回甚至超過去年的瘋狂還很難說。
在影響未來的因子中,最直觀的有兩個。首先,過完年之后,廠商的礦機開始量產,供給就上來了,這種現貨稀缺的場面難在。而且,整個下半年,市場都還未消化完今年上市的礦機,以及去年進場的那批礦機。第二個是,隨著參與者的增加,礦機經銷市場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即使有些人在行情下墜時短暫離場,但也能在掙錢的時候迅速復位。
還有一些有余糧和資源的人,則開始進入其他環節,比如為明年的豐水期建礦場、做托管、幣貸、生產 IPFS 新型礦機,等等。
除了生產 IPFS 等可能盛行一時的小幣種礦機,看起來是華強北的強項外,其他的嘗試對華強北而言,都太偏離線下小店的定位了。
礦業是個資源型產業,只有那些原本就在礦業中摸爬滾打過的人才好做。對于后面進去的人,門檻已經抬的相當的高。
紀昌明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他并非沒有想過,但是比如開礦場,前幾年就在挖礦的人不知找了多少回便宜電。“除非我們很有錢,不然不太在里面爭得過他們。”
先行者一本萬利,后來者需辛苦耕耘,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周期。
那些離場的人,不得不承認,這個行業的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自己甚至淪為了接盤俠。同樣的囤貨操作,到了今年就是越囤越虧。
而一些華強北之外的人,對待這個市場的忽盛忽衰看得更加冷靜許多。
一位資深礦工認為,華強北市場是科技信息的投機者,在行情好的時候收單,勁頭過去后就回歸本職,他們不算是礦業的深度從業者。
這種間歇性操作基本上成了“老賽格”的常規操作。
辰旭基本認同這個說法。在華強北混跡數年,他經歷過不少這樣的事情。
去年春夏之際,指尖陀螺呈現風靡全球之勢,大批海內外商家到此求購。那些最先嗅到商機的商戶大量囤貨,并在市場上放出消息,“賣完了,已經賣完了”,由此在市場上掀起搶購潮,讓一個成本不到 5 塊錢的指尖陀螺就被炒到 50 塊錢。
但也僅僅維持了一個月,這個市場就透明化了。最后變成了 5~10 塊錢一個。
在“老賽格”們眼中,礦機本質上何嘗不是指尖陀螺,“這些東西是持續不了多久的”。他們似乎對這樣的起起伏伏習以為常。
在行情來的時候,毫無疑問,只要有利可圖,機動靈活的華強北礦機市場會再次復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