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推動綠色制造。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開展綠色設計、綠色制造。以汽車、電子電器、通信、大型成套裝備及機械等龍頭企業為重點,發展綠色制造,帶動全社會綠色消費。建立完善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強化
供應鏈綠色監管。加大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應用,指導企業優先使用對環境沖擊較小的綠色產品,督促企業加快節能設備的升級改造,實施清潔生產,逐步形成涵蓋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產品應用和節能環保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構建綠色制造供應鏈體系。(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等負責)
2、大力發展綠色流通。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培育綠色消費市場。鼓勵流通企業優先采購和銷售環境友好、節能降耗、易于資源綜合利用的商品與服務。鼓勵流通環節推廣節能技術,加強商業建筑和設施節能減排。推行綠色商場標準,開展綠色商場示范,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設置綠色產品專柜,推動大型商貿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完善綠色飯店標準體系,推進綠色飯店建設。加快綠色倉儲建設,鼓勵支持倉儲設施利用太陽能等清潔
能源,建設綠色物流園區。加快節能設施設備的升級改造,支持企業建設節能型倉儲設施,以流通領域“百城千店”節能環保首批示范企業為標桿,推廣節能減排先進經驗。抑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商品過度包裝,推動商業建筑和設施節能改造。以大型商場、批發市場、
電子商務企業等為重點,到2020年,培育創建集節能改造和節能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綠色商場5家以上,綠色市場、綠色飯店和綠色物流企業30家以上;零售業萬元銷售額能耗降低10%。推廣應用新能源運輸工具、密集型貨架系統、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標準托盤循環共用和綠色包裝技術,建立綠色物流體系。(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市質監局等負責)
3、構建逆向物流體系。鼓勵建立基于供應鏈的線上廢舊資源回收利用平臺和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搭建再制造舊件回收和溯源查詢信息平臺。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加快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分揀加工中心和末端回收網點,促進產品回收和再制造發展。到2020年,重點針對電器電子、汽車產品、輪胎、蓄電池和包裝物等產品,建設8家以上分揀技術先進、處理設施完備、儲存運輸安全、勞保措施達標的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基地和大型廢舊商品回收龍頭企業,主要廢舊商品回收率達到90%以上。(市供銷社、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等負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