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時間內,一個概念從被熱烈追捧到被深度懷疑,應是值得嚴謹反思的,但在
區塊鏈行業,人們似乎早已習以為常。
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又在意料之中。
北京市互聯網
金融行業協會的一紙警示,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的公開表態。
短短一周寒流,原本洶涌的STO培訓大潮迅速退卻,STO培訓熱僅恒溫了一個月。
“STO和我想的真不太一樣。”
這是很多過去一個月內,奔波在各色STO講座及培訓上的區塊鏈從業者,如今提得最多的話。
STO火熱的一個月
“我想了解一下STO,有懂的嗎?”
從10月底到11月,在各大區塊鏈微信群甚至是創投行業的微信群中,時不時會冒出幾個這樣的問題。
彼時,美國
電商巨頭Overstock旗下區塊鏈子公司tZERO剛剛通過美國SEC的RegD以及RegS豁免注冊條款,完成了證券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美國傳統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Nasdaq)對外宣稱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臺。Coinbase,
OKex等大型
數字貨幣交易所也積極布局STO。一時間,STO風光無限,充斥各大區塊鏈媒體以及科技媒體首頁中。
“那時不寫篇STO的稿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區塊鏈的。”北京某區塊鏈媒體寫手梁勇向鏈得得App表示,“當時能寫的點都被寫爛了,我不過是整理一下動態,說說美國SEC,再談談STO、IPO和
ico的區別。但還是會有人看,因為那時大家很關注這個。”
梁勇的話語稍稍頓了一下,“但現在熱度似乎過去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