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把所有權證券化了,債券是把收益權證券化了,
token是把使用權證券化了。
我們認為Token是證券,但Token不是股票,如果它是股票,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弄一個Token出來,直接買股票,用股票交易就好了。Token是一個嶄新的東西,它是很有價值的。之所以大家樂于討論,是因為它意味著另外一個市場,這是一個使用權的市場。
股票市場非常大,估計參與者有上百萬人,它是一個百萬億美元的市場。債券這個收益權市場也非常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基于使用權證券化的Token,它是使用權市場,這個市場不會小于前面兩個市場,將來也會是百萬億美元的市場。也許20年,也許30年。比如優步是使用權市場,它是所有權被淡化使用權被重視的市場。任何使用權的許可都可以是Token,而且是有價值的,未來可能非常非常值錢。使用權不是免費的。
而因為它是證券,它就會受證券法約束,任何想脫離中心化監管機制,想繞過監管部門的行為肯定是犯罪。
ico過后STO的討論很熱烈,這種討論一是想把它往股票上靠,二是想繞過監管。不需要監管就等著坐牢。
但是Token的證券化,即使用權的證券化,它在技術上非常不一樣。股票的證券化是把股份變成一股股的份額,中國證券法規定,股票面額是一塊錢。使用權的證券化不是面額化,是原子化,拆分到最細,這是兩個證券化最大的不同,背后是兩種貨幣最大的不同。有人說
比特幣固定2100萬的發行量會造成經濟上的通縮,他是站在法幣的角度看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沒有面額,它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后很多位。ETH是小數點后18位,它照樣可以通貨膨脹,但通貨膨行不是發貨幣,而是漲價。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