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訂單簿模式
2.1.1 鏈上訂單簿
鏈上訂單簿模式,所有的買賣掛單都存儲在區塊鏈中的訂單簿(Order Book)上,訂單簿中的訂單會根據設定的買賣盤條件進行訂單撮合和交易結算。這是一種去中心化程度較高的模式。
早期的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EtherDelta采用的這種模式,用戶的充值、掛單、交易結算、提現等全部由智能合約來完成。由于沒有訂單自動撮合的機制,其上的每筆交易均需要在鏈上確認。其訂單模式如下圖所示:

Maker填寫訂單請求,并用私鑰簽名后提交到區塊鏈上鎖定,Taker從鏈上訂單簿中選擇希望交易的訂單,并發起一筆交易,然后由智能合約對Maker和Taker的交易需求進行匹配,交易成功后在鏈上進行結算。
鏈上訂單模式的優點是直接通過錢包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較高,但其交易流程都在鏈上,交易速度較慢,確認時間較長,影響用戶體驗。同時訂單交易深度較差,并且交易費用較高,也可能因為鏈上的一些擁堵、Gas等原因導致交易失敗等情形的發生。
2.1.2 鏈下訂單簿
與鏈上訂單簿相比,鏈下訂單簿模式最大的特點是:鏈下訂單撮合 + 鏈上結算。0x、NEX等屬于此種模式。
0x 是一個可以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進行 ERC20代幣對等交易的開放式協議。該協議在技術上引入了Relayer(訂單中繼)的概念。Relayer負責在鏈下收集用戶(Maker/Taker)訂單、初步撮合后提交到鏈上進行結算。0x的訂單流程如下圖:

由Relayer對外提供訂單簿服務,主持和維護一個鏈下訂單。Maker和Relayer以無需信任的方式談判交易費用、訂單,然后由Relayer將訂單提交給訂單簿,Taker對選中的訂單進行填充,并廣播至以太坊區塊鏈上,由智能合約完成最后的清算流程。
以0x為代表的“鏈下訂單Relayer 匹配+ 鏈上結算”的混合設計模式,將狀態通道的效率與即時結算的鏈上訂單相結合,大大降低了市場交易雙方的摩擦成本,結算速度加快,消耗的費用降低。
但基于Relayer的訂單薄技術可以是中心化的也可以是非中心化的,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同時與中心化的交易所相比,用戶體驗、交易速度上仍偏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