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去中心化交易所面臨的問題
去中心化交易所,雖然從純鏈上交易模式過渡到“鏈下撮合交易 + 鏈上清算”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交易體驗,但仍面臨一些問題。

4.1 安全問題
雖然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的過程中,由用戶自己掌握錢包的控制權,訂單部分在鏈上交易,相對來說資金比較安全,交易透明度較高,相對于中心化交易所來說安全系數更高,但也面臨著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用戶錢包私鑰被盜導致的資產損失;
去中心化交易所智能合約設計上的缺陷導致被黑客攻擊造成損失;
參與交易過程中的部分節點缺陷造成損失
近幾年去中心化交易所引起的安全事故也不少。2017年12月,以太坊上交易量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德(EtherDelta)發生被盜事件,損失二十多萬美金,主要是因為以德的域名服務器遭遇惡意攻擊被劫持,用戶登錄假的以德網站導致私鑰暴露給黑客,導致資產損失。
2018年7月,Bancor出現安全漏洞,緣于一個用于升級智能合約的錢包被盜,黑客通過該錢包轉走了與BNT連接的ETH儲備池中的24984 ETH,并通過智能合約轉走了229356645 NPXS和3200000 BNT,當時價值約2千3百萬美元。之后Bancor團隊緊急凍結了被盜的BNT,并在積極聯合幣圈各界定位被盜的ETH和NPXS,但ETH和NPXS均無法挽回。
比較而言,去中心化交易所比中心化交易所更加安全,同時由于錢包私鑰掌握在用戶手中,即使出現安全問題,用戶所受到的損失影響也較低。為了增強安全性,去中心化交易所也應當像中心化交易所那樣建立完善的安全風控體系,對用戶錢包、交易數據、節點建設、智能合約設計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安全保護,同時也需要完善用戶的安全教育和風險控制工作。
4.2 交易體驗欠缺
對于用戶來說,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問題是交易體驗較差,和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存在明顯的短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 交易過程繁瑣: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整個交易過程,涉及到個人錢包導入、資產充值提現、買賣單策略等,與中心化交易所平臺相比,更加繁瑣。
- ? 由于涉及到鏈上交易,會出現交易轉賬速度慢、訂單撮合時間過長,甚至是無法匹配訂單的情況,也可能出現交易失敗的情形。
- ? 資產流動性較差:去中心化交易所相對來說用戶數量較少,買賣掛單不活躍,交易深度不夠,進而導致資產流動性較差,而對于交易所來說,資產流動性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 ? 支持幣種較少:目前的大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基于以太坊網絡的,只支持ETH和ERC-20代幣交易所,對于其他公鏈及代幣無法支持,資產支持種類較少。同時,法幣支付渠道的缺失也是一個問題,對資產流動性和用戶活躍度會產生影響。
- ? 缺少客服機制: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時,遇到問題,很難像中心化交易所那樣及時便捷的找到客服來解決問題。
4.3 高額手續費
中心化交易所的買賣單手續費在2‰,如果有會員或是交易所代幣積分,會有折扣。而對于去中心化交易所來說,一般采用鏈上結算,每筆成功的交易都需要有Gas手續費,還會有授權委托費用,掛單手續費等,特別是在區塊網絡擁堵的情況下,各類手續費用會更高。
4.4 市場教育欠缺
相對于中心化交易所來說,去中心化交易所整體使用門檻更高,需要用戶熟練使用數字貨幣錢包,創建錢包、備份私鑰/助記詞,導入錢包、錢包簽名交易等,比較繁瑣,用戶教育成本較高。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交易所自身的資產流動性較差、用戶體驗不好等現狀,也限制了用戶的使用,在沒有根本好轉之前,用戶仍會習慣使用中心化的交易所,因此去中心化交易所缺乏良好的市場基礎,和較高的使用門檻。
4.5 代幣質量參差不齊
中心化的交易所上幣時,會對項目進行篩選,會有上幣費用,相當于已經為用戶篩選了一遍項目,特別是排名靠前的中心化交易所,是有上幣門檻的。
但對于去中心化交易所來說,并沒有嚴格的審核機制和上幣門檻,有可能給人可乘之機。不排除部分人或項目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來上線各類空氣幣、垃圾幣、傳銷幣等,有可能給二級市場的交易者帶來投資損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